众所周知,“顺德祠堂”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代表着顺德地方区域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折射了一个个时代、族群的兴衰。在芸芸顺德祠堂中,端庄、规整、秀美的梅氏宗族既构建了始祖祠、大宗祠、宗祠等祀奉始祖,辐射全宗族的祠堂,也建起了独属于某个小分支的“私伙祠”,一砖一石,一木一瓦,糅合了清代早、中期建筑的含蓄、低调,以及清后期的纤细、秀美,清晰传达了那个时代的足音。今起,一起来走近梅氏大宗祠和梅氏先贤们……
上一期,小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梅氏大宗祠木雕的精美,那么,近距离看祠堂木雕的精彩会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图案和寓意。
双狮戏绣球。
狮子虽非原产自中国,但在中国却是重要的瑞兽,或威武凛然,或憨态可掬,且寓意深厚,大狮、小狮相伴,暗喻“太师少师”,希望官运亨通;“九狮图”寓意家族兴旺。这里的双狮戏绣球,狮子口咬绣球,球上锦带缠绕不断,寓意生生不息、家族繁衍。
木雕梅花。
“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为花中名品。其中梅花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花种。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故诗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纹饰用于此处,也暗合梅氏大宗祠的姓氏。
龙凤穿花。
以卷草纹作底纹,纹饰缠卷连绵,云纹上有纤细缠绕的花卉纹。龙、凤呈翱翔状,穿行于花卉间,似带有生生不息的活力,故称“龙凤穿花”。龙穿花、凤穿花、龙凤穿花均是中国常见的祥瑞图案,瓷器、木雕常以此为题材。
观音送子。
观音抱着孩子,由小童陪侍,踏着祥云而来,地面上众人以罗伞恭迎,刻画了观音送子的画面。
暗八仙。
暗八仙是以道教中八仙各自的所持之物代表各位神仙。以扇子代表汉钟离,以宝剑代表吕洞宾,以葫芦和拐仗代表铁拐李,以阴阳板代表曹国舅,以花篮代表蓝采和,以渔鼓(或道情筒和拂尘)代表张果老,以笛子代表韩湘子,以荷花代表何仙姑。
憨态小龙。
若细心观察梁架两端,小小的三爪龙,填补了梁端的空白,一改龙的威武大气,小龙憨态可掬,小巧灵活。
鹤鹿同春、猴子捧桃。
花木缭绕,填满整幅画面。左下方为鹿,与右上方的鹤相对应,中部有小猴捧桃,坐在树枝上,隐含了“鹤鹿同春”、“猴子捧桃”两重寓意。鹤鹿同春是传统寓意纹祥之一,六合是指天地四方,亦泛指天下。六合同春便是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民间运用谐音的手法,以“鹿”取“陆”之音;“鹤”取“合”之音。“春”的寓意则取花卉、松树、椿树等。这些形象,组合起来构成“六合同春”吉祥图案。猴子常与长寿联系在一起,传说中猴子善酿酒,其酿制的“猴儿酒”有长寿的功效,而寿桃则是长寿的象征。
如意驼峰、斗栱。
如意驼峰、斗栱等构件,也是木雕艺术登场的小舞台。客寥数笔,刻划出流畅的如意纹。
麒麟瑞兽。
“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麒麟是中国传统瑞兽,性情温和,传说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因而祠堂雕饰中,不乏麒麟的形象。
这些富有寓意的木雕,悠悠地向数百年后的来者述说祈求福、寿、富贵的美好愿望。
来源:编辑整理《梅岭飘香:细说顺德龙山梅氏历史》
编辑:李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