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架、短瓜柱,梅氏大宗祠的结构你看得懂吗?


众所周知,“顺德祠堂”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代表着顺德地方区域文化的重要表征,也折射了一个个时代、族群的兴衰。在芸芸顺德祠堂中,端庄、规整、秀美的梅氏宗族既构建了始祖祠、大宗祠、宗祠等祀奉始祖,辐射全宗族的祠堂,也建起了独属于某个小分支的“私伙祠”,一砖一石,一木一瓦,糅合了清代早、中期建筑的含蓄、低调,以及清后期的纤细、秀美,清晰传达了那个时代的足音。今起,一起来走近梅氏大宗祠和梅氏先贤们……


梅氏大宗祠坐北向南,面阔三间14.7米,进深三进45.4米。这种三间三讲的布局,是顺德祠堂的主流形式。三间,指横向以柱子分隔成三开间,三进是指纵向有三个建筑单体。第一进称头门,第二进称中堂,第三进称后寝或后堂。


梅氏大宗祠中堂,前步廊梁架沿袭头门的华丽,但中间梁架和后步廊,采用相对平实的瓜柱承托梁架,纷繁的雕饰减弱。


梁架.png

梁架。


木梁架的两端,有如意云纹,取意“祥和吉兆”。梁架间放置瓜柱,这是梁架上的一个小短柱,可以将屋顶、梁架的重力,转移至木柱、柱础。“瓜柱”的名称,寄托了祝愿子孙昌盛、兴旺发达的深意。以瓜形为建筑要素,寄托了先人予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建筑,便成了长幼之间、前人和后人之间的联系桥梁。


以瓜柱承托梁架,是极为实用的。用瓜柱作连接点,横向可连接木檩条(又称木桁)和架梁,纵向可连接梁架与立柱,木檩条、架梁、立柱,三者牢固结合,木架构得以固定。


瓜柱.png

瓜柱。


而梅氏大宗祠中堂瓜柱的特别之处,是长度较短。瓜柱短,梁架所占空间必然被压缩,为堂内腾出更大的活动空间。因此,走进中堂,可感觉四柱大厅宽敞开阔,空间感很强,便于实际使用。


后寝装饰简朴,专以供养祖先神主。前四架轩廊,后以瓜柱承托梁架。不需过多的渲染与装饰,便能呈现祠堂的庄严与肃穆。


从高度来看,后座建筑比前座的地面抬高,座座渐进。此种设计的好处是既可使后座的采光、空气流动,不受前座影响,营造舒适的空间;也可构造“青云直上、步步高升”的意象,寄托族人“科举鼎盛、光耀门楣”的愿望。


相关阅读:

端庄秀美的梅氏大宗祠,竟来得这般不易……


来源:编辑整理《梅岭飘香:细说顺德龙山梅氏历史》

编辑:李小妮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