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吃的 | 勒流这碗生滚粥20+种配料,每次点都不重样!


在勒流中心小学斜对面,有家粥店不起眼,但印着“胡须威粥店”五个大字的明黄招牌下满座的食客,却彰显着这家店的受欢迎程度。


0321_18_副本_副本.jpg

▲图片由顺德城市网网友“grady”提供(以下同)


鱼片,鱼骨,猪面肉,排骨,猪杂,肉丸,牛肉丸,牛肉,田鸡,黄鳝……店里放置二十几种食材,老板娘英姐一手揸7个不锈钢小锅,熬粥、放料……一步到位,行云流水,单看煮粥操作,你都忍不住要流口水。


0321_8_副本_副本.jpg


这是一家勒流本土美食生滚粥早餐店,老板胡须威这个名字在勒流绝对不陌生,他家的粥铺做得十分有特色,料足、味好,每一个人点餐都称过份量、口味鲜美……经过顾客之间的口口相传和介绍,生滚粥越来越出名,很多食客都喊他威哥。


食客的称赞、底气来源于威哥对粥底、选料的诸多要求。每天凌晨两点多,威哥就会从家里出门,到店后洗米煮粥。从粥底开始,用就是最原始煤炉熬煮的果皮大米粥,软绵香滑。


准备好粥底后,威哥并没有闲下来,马上赶往市场拿新鲜猪杂牛肉等食材,这些食材都是威哥提前向商家预订好的。有些粥店做生滚粥,会直接买一些冰鲜或成品回来,但威哥很执着,出品的生滚粥一定讲究“鲜”,就连猪肉丸和牛肉丸,都是夫妻俩买回猪肉用机器绞肉后亲手打出来的,“宁愿贵一点,也要选好料,顾客来店里吃粥,品的是味道,吃的是肉质和口感。”


0321_16_副本_副本.jpg


再说到材料的调制,也是粥店的一大特色。然而,即便店里所有的材料都是自己特制的,但要让两位说出哪个材料才怎么调制,他们却没有办法说清楚。对他们来说,顺德人做生滚粥,不会放太多调味料,基本都是油盐糖、生粉这几种最简单的用来调制,只是每种调料调制的时间、量的多与少会有区别。所以,当食客走进店铺,虽然看到有多达二十几种材料,但全部都是当天新鲜购买,没有采用冰鲜货,也因此很多街坊通常会买上两三斤回家包云吞饺子或者做菜。


0321_5_副本.jpg


0321_17_副本_副本.jpg


而作为威哥的妻子兼搭档,英姐煮粥有技巧,既要煮得好又要让顾客食得好,她早已练出“三头六臂”以及超强的记忆力。比如到店里的顾客都不用写单,煮好的粥是哪个人的,坐在哪个位置,英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要是你光顾过两三次,你的食物习惯基本也会被她摸清了。


0321_9_副本_副本.jpg


凌晨煮粥、去市场选料调制,五点半左右顾客上门,中午十二点基本卖完,然后回家休息……这一条点连线,夫妻俩坚持了12年,一年四季风雨不改,虽然辛苦,但也做出了不少乐趣。


其实生滚粥之前,威哥和英姐卖过水果,还转行经营过快餐店,但做了几年之后又没做下去,闲了几年。后来,两人又因呆在家中太无聊,于是在2008年就开了现在这家粥店。以前粥店才开张时就只一家店铺,铺内摆五张桌,门口摆四张,凑足九桌就经营至去年,也引来了不少“寻味”的食客。后来勒流对街道进行管理,凡是在街道的店铺不能在门口乱摆放,因此今年粥店又租多了一间铺,扩大了店面。


0321_19_副本.jpg


不过他们已经年近六旬,再做两三年可能也要退休了。退休后店铺也没人会做下去,经常到两老店铺帮忙的女婿“grady”也谈到,虽然家里人会帮忙,但仅限于收拾碗筷等,“让子女去传承也达不到这个技术。”粥店有很多从其他镇街慕名而来的顾客,如来自龙江龙山的客人建议开分店,威哥也只能拒绝。他说:“我不年轻了,能干多少就多少吧。”(邓贞华,投稿 顺德城市网网友“grady”)


在勒流的你知道这间粥店吗?你记忆中的粥店又是怎样的?欢迎分享!


【网友投稿】


那些关于吃的 | 清明前夕,勒流黄连出现一年一遇的热闹场景


那些关于吃的 | 蒸鱼,我最爱爸爸的味道


那些关于吃的 | 大盘鸡烩面,回忆的味道


那些关于吃的.jpg


你有关于“吃”的美食记忆吗?

【那些关于吃的】

美食专栏征稿火热进行中

想参与的朋友们戳一戳

↓↓

那些关于“吃”的……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