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天的智慧!20多所高校、数百名硕博团队将设计甘竹滩片区


b1acbfad453a7b1ffaf2ac8e17f2ffef.jpg

90多位知名高校师生来到甘竹滩。


2025年9月27日,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的硕士、博士及教授导师,共90余人齐聚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甘竹滩片区,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实地调研考察活动。


这场调研标志着由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城市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正式进入新的阶段。


8646df09fd0cf96cf5a6aa501d0aef0f.jpg

第五届"城市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聚焦甘竹滩。


据悉,“城市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规划设计竞赛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力,前四届竞赛共计有全国49所高校及2所海外高校的2149 名研究生参与 。本次竞赛特别邀请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世福教授担任出题人。


王世福教授是华南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建筑学院副院长,同时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和城市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作为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他还兼任广东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基于对甘竹滩片区价值的深度了解,王世福教授为本次竞赛精心设计的题目是:“与古为新、有机更新、城水共融——佛山甘竹滩水利遗存片区更新规划设计”。


该课题要求参赛团队以佛山龙江甘竹滩水利遗存片区为核心对象,围绕“活力再生与城市更新”主题,从价值导向、目标框架、实施路径与方案设计四个维度,系统开展综合性、合理性与创造性兼具的规划设计工作。


本次竞赛获得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华南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众多高校的约30组师生队伍确认参赛。据赛事组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到10月10日报名截止时,将有来自20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近100支队伍参与角逐。根据竞赛规则,每个参赛团队须由2-4名硕士生或博士生以及1-2名指导教师组成,这意味着将有数百名高层次人才共同为甘竹滩片区的规划设计贡献智慧。


设计范围.png

设计范围1.png

设计范围。


各参赛队伍将结合实际调研与教学研究,在四个月的时间内对龙江甘竹滩地块进行详细分析,最终提交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设计方案。这些方案需要在空间形态、功能组织、文化表达与生态整合等方面展现出较高的专业深度与创新水平。


甘竹滩片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本次竞赛的开展将对深度挖掘甘竹滩片区的水利文化价值、科学保护历史遗存、优化空间形态与结构,进一步激发该片区的城市活力,彰显龙江甘竹滩片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有重大意义,将为甘竹滩片区构建具有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形象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撑。


对于此次竞赛紧扣甘竹滩片区开展,龙江镇委镇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e4a591e095a252a5eb352dbc2b2bfb3d.jpg

座谈会上龙江镇详细介绍甘竹滩片区情况。


56bf81f2a018c9196a14dcffb8c96b50.jpg

左滩百万粉丝网红书记邓奋雄向大家用普通话、粤语、英文介绍左滩。


在9月27日举行的三校联合设计调研活动中,龙江镇组织由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龙江镇党委委员周子傲、镇宣教办、镇城建水务办、镇自资所、国资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左滩村党委书记以及文旅公司代表等组成的专业的“解疑团”。


视频2图.png

学生们认真记下PPT内容。


在座谈会上,他们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龙江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文化底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以及甘竹滩片区的历史沿革、现状特征和发展规划,并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团队还带领师生们实地考察了甘竹滩广场、桑园围和龙江水利史展示馆、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历史展示馆、甘竹电站一期、海鲜街渔业村等重要节点,让师生们亲身感受甘竹滩片区的独特魅力和甘竹滩精神的深厚内涵。


师生认真详细地考察调研。


华南理工大学张芷榕拍摄记录的甘竹滩。


龙江镇党委委员周子傲在调研活动中强调,甘竹滩片区是顺德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3500年的悠久历史,龙江“两龙文化”底蕴深厚,桑园围则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周子傲指出,甘竹滩片区的历史文化挖掘、活化利用以及文旅设计开发具有广阔前景和重大意义。当前,佛山市委、市政府正全力推进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龙江镇作为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之一,承担着重要使命,而甘竹滩片区的活化发展正是环两江工作的重点之一。他期待通过本次竞赛汇聚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教授导师和高材生的智慧,为甘竹滩片区、龙江镇乃至环两江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延伸阅读

竞赛通知之“设计条件”摘选


本项目选址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甘竹滩片区,位于环西江—北江区域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以下简称“环两江先行区”)的核心区域。环两江先行区是广东省第二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之一,肩负探索珠三角典型城乡交错地区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的战略使命。


周荣根摄.jpg

周荣根摄。


付卫忠 摄.jpg

付卫忠摄。


作为岭南水乡文化的重要承载地,环两江先行区通过沿江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践,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加快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致力于价值的发现与重塑,构建人文经济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的区域发展样本。其总体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圈两廊、三区四组团”,其中“三区”之一即为本项目所在的甘竹滩文旅产业集聚区。


甘竹滩片区拥有丰富的水利工程遗存与岭南水文化资源,是顺德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肌理与水系格局承载着区域发展演进的历史记忆,具备深厚的文化价值与生态潜力。当前片区面临历史环境碎片化、文化资源利用不足、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协同不强等问题,亟需通过系统性更新规划予以回应。


本次规划设计任务要求参赛组师生立足于甘竹滩水利遗存片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发展定位,融合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生态修复、社会治理等多学科知识,从城市空间重构、文化遗产活化、生态环境优化、产业功能整合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具有综合性、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更新策略,推动片区实现从“遗存空间”向“活力场域”的转型,打造岭南水乡文化与现代城市发展融合的典范样板。


胡森荣摄.jpg

胡森荣摄。


规划范围:本次基地为佛山甘竹滩水利遗存片区,位于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南侧,南至甘竹溪,西至甘竹大道,北至长沙中路,东至左滩龙见桥,包括甘竹滩水利工程和左滩村等,规划范围面积约18公顷,主要针对范围内进行详细城市设计。研究范围南至甘竹溪,西至甘竹大道,北至顺番公路,东至甘竹滩大桥,面积约145公顷。


项目概况:基地范围拥有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左滩村、见龙桥、麻祖岗遗址等多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甘竹滩洪潮发电站为广东省工业遗产,见龙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麻祖岗遗址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海廉摄 (2).jpg

李海廉摄。


设计基地为滨江一线区域,基地内以村庄建设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功能为主,是一线滨江展示界面。拟通过对于旧有物业和村落的提升改造,结合非遗文化体验,通过文化赋能,资源整合,实现区域”联动、“水陆”联动、“内外”联动,整合大文旅+大体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水上潮玩天地和滨水特色示范村名片。。


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1)桑园围:基地境内留存着重要的水利工程遗迹——桑园围。桑园围始建于北宋徽宗年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于2020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桑园围地跨佛山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其中约三分之一位于龙江镇内,龙江镇也是唯一全境都在桑园围内的镇街。围堤、古河涌水系、古窦闸控制工程等构成了其灌排工程体系,发挥着灌溉、防洪排涝、水运等功能,历史上灌溉农田达20多万亩,如今仍保障着 6.2 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以及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


(2)甘竹滩和洪潮发电站:本次项目位于甘竹滩。甘竹滩名称源于甘竹溪流经形成的滩涂地貌。该区域自清代起即以“甘滩雪涛”位列顺德八景之一,以滩石险峻、潮汐轰鸣的自然特征闻名,位于西江下游通向北江支流的入口处,曾是广州通往江门、肇庆等粤西地区的重要航道。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电力短缺与防洪需求,顺德群众在此建成全国发电水头最低的甘竹滩洪潮发电站,实现水害向水利的转化。现发电站遗址包含多个历史展馆,被列为广东省工业遗产与红色教育基地,形成融合水利工程遗迹与红色文化的特色景点。


何惠然.jpg

何惠然摄。


7.jpg


(3)左滩古村:位于龙江镇最南端,约有七百多年历史,因在远近闻名的"甘竹滩"左侧而取其名。左滩麻祖岗遗址是顺德目前所见唯一的先秦遗址,填补了顺德早期历史空白。左滩村2023年被列入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之一,同时作为顺德区“百千万工程”示范村及区“十村示范”选点之一,依靠西江优质丰富的水资源,左滩村结合顺德区“以水美城、以水兴城”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水环境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内河涌、基耕涌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桑园围、甘竹滩洪潮发电站、麻洲岗人类活动遗址等带有左滩特色的人文景观“出圈”。


编辑:邹建华

部分图源:龙江宣教办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