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区“步履寻光·依鹭童行”每周半天户外课堂启动。
9月12日下午,顺德区“步履寻光·依鹭童行”每周半天户外课堂启动暨签约仪式在云鹭城市会客厅顺利举行。该项目由区教育局统筹推动,联合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和的基金会、华润置地广佛公司、云鹭生态保护基金等多方力量共同打造,旨在通过每周半天的户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真实自然中学习、思考、成长,是一次潜能教育的积极探索。
顺德区“步履寻光·依鹭童行”每周半天户外课堂启动暨签约仪式现场。
据介绍,“步履寻光·依鹭童行”每周半天户外课堂是在“发现顺德·研学之旅”周末公益研学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科学、劳动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开拓创新形成的每周半天行走的户外课堂,也是顺德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实践化的一次重要创新。西山小学、玉成小学、顺峰小学、凤城实验学校(小学部)等四所学校成为首批试点校。
值得关注的是,“步履寻光·依鹭童行”每周半天户外课堂区别于传统研学活动的“周末加餐”。该项目将户外课堂正式纳入周五下午的课内安排,成为“正餐”的一部分。课程依托云鹭湿地公园丰富的生态资源,整合科学、劳动、综合实践等课程内容,由专业自然教育团队“知初小世界”提供课程设计和教师培训支持,确保课程兼具专业性与可操作性。
“教育不应局限于校园围墙之内,大自然是最美的教科书。”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翠芬表示,希望通过“步履寻光·依鹭童行”项目打破课堂边界,让孩子在湿地中观察候鸟、解密自然,在行走中感受家乡文化、培育生态意识,并期待“步履寻光·依鹭童行”项目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范例,为全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研学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经验,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项目介绍。
课程设计围绕湿地生态、鹭鸟观察、自然探究等主题展开,分为行前准备、实地研学、成果产出三大阶段,注重跨学科融合与真实情境下的能力培养。学生不仅能在自然中提升观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通过项目式学习产出作品,实现“五育并举”。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不仅是课程形态的创新,更是顺德践行“潜能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每周固定的户外课堂,学生得以在自然环境中发掘兴趣、锻炼思维、塑造品格,真正实现“在真实场景中成长”。
四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启动仪式上,区教育基金会、云鹭生态保护基金、华润置地广佛公司、深圳市湖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方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一跨部门、跨领域的教育合作项目正式落地。云鹭湿地公园也被正式授予“顺德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未来将持续为全区孩子提供优质的户外教育场域。
云鹭湿地公园被授予“顺德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教育是“慢艺术”,更是“远征程”。顺德以“每周半天”为起点,推动课堂走出教室、走向自然,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期待更多孩子能在鹭鸟相伴的湿地中,寻获真理之光,书写童年诗行。
编辑:刘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