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蚊虫滋生繁殖速度加快,登革热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7月2日,佛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目前顺德区部分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市民朋友们务必做好防范措施。
据了解,截至7月2日,顺德区正在开展登革热本地病例疫情处置的区域包括顺德区的北滘镇三桂村、陈村镇庄头村、大良街道五沙社区的珑滨嘉园。
佛山市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发,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花斑蚊”“花脚蚊” )叮咬进行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以及肌肉关节疼痛等。当前,顺德已逐步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且今年区内已出现本地病例。
伊蚊成蚊。
为有效预防登革热,疾控中心专家指出,控制伊蚊是关键。因为没有积水就不会有蚊子滋生,没有蚊子自然就不会有登革热传播。生活、工作或活动在风险区域的市民需积极行动起来,定期翻盆倒罐,清理各类积水,减少伊蚊孳生。同时,做好个人防蚊灭蚊措施,如使用蚊香、电蚊液等,避免被蚊子叮咬。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应及时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各级医疗机构就医,这些机构均可提供登革病毒抗原检测。
伊蚊生长周期。
常见伊蚊孳生地。
此外,上述区域及周边的机关事业单位、物业小区,以及建筑工地、公园和公共外环境的管理单位,也需加强环境卫生清理工作,定期开展灭蚊行动,从源头上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
据了解,登革热可防可控,只要市民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参与防蚊灭蚊行动,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顺德生活环境,抵御登革热的侵袭。
编辑:甘晓露
来源:佛山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