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网视点:让生命教育照亮青少年成长的“向阳路”

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曙光


近日,顺德区东逸湾实验学校(小学部)凭借生命教育主题微电影获奖并登上国家级平台“生命教育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成果不仅是该校深耕生命教育的缩影,更折射出顺德区十余年来在青少年生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突破。在竞争压力加剧、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当下,顺德以系统性、创新性的实践,为青少年构筑了一道守护生命的“彩虹桥”。

 

顺德的生命教育探索可追溯至2010年,彼时“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训示范基地”落户于此,成为华南首个试点。十余年间,全区构建起“生命彩虹联络点”示范校网络,如本原小学编写《生命教育读本》、逢沙小学设立“生命教育展馆”、大良实验小学打造“1+1”课程体系等,形成“一校一特色”的格局。

 

这些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更将教育目标指向“全人发展”——通过课程融合、家校共育、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认识生命价值、培养抗挫能力、树立积极人生观。

 

观看完东逸湾实验学校(小学部)的生命教育微电影《草地上的密钥》后,笔者心里不禁感慨顺德如今的生命教育正不断在创新发展,以更加易于传播和受众接受的方式进行生命教育的普及。

 

但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绝非学校的“独角戏”,而是一个需要家社校三方共同为青少年成长织就的“安全网”,这也需要学校进一步推动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深化,更好的发挥顺德现有的“生命教育工作室”提升生命教育的教师专业能力,并让生命教育突破校园围墙,成为全民共识。

 

笔者也相信当教育不再局限于分数竞争,而是回归对生命本身的尊重与唤醒时,青少年也能“向阳生长”。


更多城网视点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