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万名学子上演“数学盛宴”,乐从“数创节”落幕

_DSC3063-opq3628491248_副本.jpg


这场以“AI赋能·学科融合·实践创新”为主题的智慧盛宴,历时12天,集结全镇19所中小学的3.8万名学子,在算法擂台、智能建模、跨学科项目挑战等特色赛道中展开思维交锋;


这场全镇中小学生参与的数创狂欢,成为区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生动注脚,更为乐从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


_DSC3159-opq3628540852_副本.jpg


5月8日,乐从镇第二届数学创客节在英华学校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当天,18项融合数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的决赛项目同步展开,全面检验乐从镇“数学+科学”融合行动计划的实施成效。


魔方选手以每秒12转的手速展现空间拓扑思维,汉诺塔竞赛者通过递归算法实现最优解移动,数学建模能力跃然眼前;无人机编队以PID控制算法完成毫米级精准灭火,揭示控制论与几何学的深度结合;纸桥承重赛更以令人惊叹的承重能力,完美演绎材料力学与结构数学的实践应用。


_DSC3277_副本.jpg


这些赛事正是乐从镇构建“3+1”融合课程体系的生动实践——以国家课程夯实知识基础,实践课程强化操作技能,强基课程拓展高阶思维,最终通过创客项目实现融会贯通。当学生们运用傅里叶变换优化无人机航线,或借助有限元分析改进桥梁结构时,看到的不仅是比赛成果,更是“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教育理念下,新一代学习者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成长轨迹。这种以真实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学习模式,正在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可复制的乐从范式。


_DSC4410_副本.jpg


闭幕式上,两项标杆性成果引发关注:英华学校的《不同频率的可见光对生菜植株生长的影响》,通过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探究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大墩中学的《智能生态小管家——基于数学建模的植物自动喷淋系统开发》,运用数学建模实现植物自动喷淋系统智能化管理。这些成果生动诠释了乐从镇“资源优化行动计划”的三重突破:学科壁垒打破,将数理统计、生物实验与工程技术深度融合;教学资源重构,联动镇农业实验室与高校科创平台;成果价值转化,两项研究均已纳入乐从镇“校园科创孵化计划”。


_DSC4424_副本.jpg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数创节颁发了“学生展示特等奖”、“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组织单位”、“卓越组织单位”四大类奖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获奖者创新实践的直接肯定,更是乐从镇践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展现。


_DSC4554-opq3628830299_副本.jpg


乐从镇教育成果斐然,仅英华学校近两年在科创领域,荣获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等奖项就有324人次。这一缩影印证了乐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_DSC4633-opq3628819756_副本.jpg


乐从镇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陈弘皓指出,未来,乐从镇将立足“环西江-北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实施课程革命,打造“数学+科学+工程”三维融合课程群;进行场景重构,联合佛山科学馆、季华实验室等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实行人才贯通,建立小初高一体化培养档案,构建家校社协同的科创人才孵化器。


编辑:袁永

来源:乐从宣教办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