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国庆假期
请注意控速!
别“起飞”!
比起速度
一路平安更加重要!
什么是超速驾驶?
超速行驶是指驾驶员在驾车行驶中,以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速度进行行驶的行为。例如我国高速公路的汽车行驶速度最快不超过120km/h。有限速路交通标志或限速标志时,应严格按照标志规定的速度行驶。超过该路段限定速度行驶就是超速行驶。
超速驾驶十分危险
十次事故九次快
车速越来越快
危机也越来越近
当在路面上遇到突发情况
驾驶人不能及时做出反应
没有充足的时间避开
请勿超速驾驶
01易追尾
在干燥水平路面上,时速为80公里时,制动距离约为70米;时速为100公里时,制动距离达到101米;而时速为140公里时,制动距离达到173米。当前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同车道后车如超速行驶,则极易发生追尾事故。
02易翻车
车速如果过快,转弯时离心力会增加。车速增为两倍,离心力增为四倍。遇有情况急打方向盘,车辆易发生侧滑,严重时会导致翻车。
03影响视野
速度越快,反应时间越短,影响视野,实验表明,当时速70公里时,视力为1.2的驾驶人视力将会下降到0.7。
同时,车速越快,视野范围越小。当时速40公里时,视野为100度,当时速70公里时,视野为60度,当时速100公里时,视野为40度。
04后果严重
车速越快,碰撞能量越大,车速增加为两倍,碰撞能量增为四倍。如果时速为50公里,发生事故时,车辆相当于从三层楼高度坠落;如果时速为100公里,发生事故时,车辆相当于从十层楼的高度坠落,超速行驶发生碰撞,极易导致车毁人亡。
此外
超速驾驶扣分可不轻!
超速驾驶扣分标准
扣12分的违法行为
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或者驾驶其他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扣9分的违法行为
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扣6分的违法行为
1、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
2、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扣3分的违法行为
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
扣1分的违法行为
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二十的。
如何避免超速行驶?
1、牢记交通法规中对车速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
2、合理控制车速
尤其是夜间行驶或者在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行驶,以及在雨、雪、雾等不良的气象条件下行车时,应保持安全的行驶速度。以便根据交通情况,及时做出判断,正确规避风险。
3、不要过分自信或怀有侥幸心理
在行驶过程中,一定不要超速行驶,因为限速路段、雷达测速路段一般都经过科学论证,是事故高发路段,限速的目的是保证交通安全。
提醒各位司机
欲速则不达
行车时务必控制车速
除了车速需要注意
这件事也不能忘!
↓↓↓
安全带=生命带
在关键时刻可以起到保命作用
安全带的重要性
保护驾驶人和乘客,防止发生二次碰撞。
安全带是驾乘车辆时最重要的安全装置,在发生意外时,它可以及时将人固定在座椅上,防止驾乘人员被甩出,免受二次伤害。
乘车出行
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
都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正确使用安全带
普通成年人
肩带应该跨过胸腔,腰带紧贴胯骨,这样冲击力就不会作用在柔软的内脏,而是在坚固的骨骼上。
孕妇
肩带跨过胸部中央,腰带避开肚子隆起部位,放在胯骨最低位置。
儿童
1岁以下的儿童应使用反向式儿童安全座椅。1-4岁儿童应使用前向式儿童安全座椅;12岁以下儿童不得乘坐前排。
如果儿童身高不足,必须配合使用增高座垫或者增高座椅抬高身体。
国庆放假
安全可不能“放假”
出行要时刻不忘安全
请广大驾乘人员
控制好车速、系好安全带
文明出行,一路平安
编辑:郑绮鸿
来源:佛山交警、广东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