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交了8000多元学车费没几天,门店居然关了,教练也联系不上。”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红岗工业区上班的小刘抱怨道,原本想着利用周末时间学车,就近报了个驾校,打算拿证后去跑网约车,结果学费差点打水漂。
“当初为了让我报名,带我去看的训练场地很像那么回事,又说有专车接送,又说45天包过。真正练车的时候,却是在路边和废旧工厂,承诺的服务根本没有兑现。”一名驾校学员向朋友吐槽自己闹心的学车经历。
近年来,这些声音有的来自12345政务服务热线,有的来自短视频平台,还有的来自身边的亲朋好友。
驾校学员的心声,牵动着顺德区纪委监委派驻区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以下简称纪检监察组)的心。“我们会同区交通运输局相关科室进行研判,把整治驾培行业秩序作为当前监督工作的一大重点。”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在对驾培行业相关投诉数据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到相关驾培企业开展深度调研,推动区交通部门开展明察暗访。

据了解,近年来顺德区涉及驾培行业的群众投诉较多,仅2024年至今已达420宗,其中83%的投诉集中在驾培服务质量低、退费难问题。“驾培行业退费问题主要受‘违规招生点’‘互联网招生’等因素影响,违规者先通过低价、虚假宣传等手段招揽生源,再低价委托代培或违规异地培训。”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为压缩经营成本,有些违规驾校的训练场地面积小、训练项目不达标,甚至使用报废车辆和私家车进行培训,严重损害了学员利益。”某驾校麦经理指出其中的猫腻。


“党建引领抓整治,可以持续净化行业风气。”区交通运输局联合区驾培协会组建党群先锋队,“党建+业务”有机结合,针对驾培退费投诉多、违规招生点、违规异地培训等问题,明确问题清单、工作措施、量化目标和责任人,压实年度“行业实事”落实。

集中整治期间,区交通运输局和佛山市交通运输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对全区21家机动车驾培机构的备案经营范围、场地设施、人员配备及管理制度等方面开展全覆盖检查。截至目前,共落实企业整改35次,采取行业监管措施5次,立案查处36宗,罚款3.6万元,取缔违规训练场地8个,帮助学员退还学费15万余元。


“监督中发现,虽然职能部门帮助学员退回了学费,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学车需求,要避免搞‘半拉子工程’。”集中整治期间,纪检监察组还重点监督推动职能部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帮助有需求的群众联系正规驾校。截至目前,已协助68名退费学员重新在正规驾校报名培训,并顺利拿到驾照。
在伦教街道某五金厂上班的小何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2024年3月,在工友的介绍下,小何在某“野鸡”驾校交费4800元报名学车,驾校承诺“无需排队、超低价学车、快速拿证”。报名后,小何每时每刻都在憧憬拿到驾驶证那一刻。
“报名半个月都没接到练车通知,只有不断催促教练才会安排练一下。”更令他受不了的是,培训过程中,驾校还以各种名义加收费用,如“燃油费”“模拟考试费”“加时费”等,并且实操训练都是在路边。
如此过了一段时间,感觉不对劲的小何向驾校提出退学退费请求,驾校先是不予理睬,接着明确拒绝沟通,直至最后关店跑路失联。万般无奈之下,小何拨通了12345政务服务热线向区交通运输局寻求帮助。
“经核查,小何的学籍被黑驾校备案到外地,只是在顺德违规异地培训,而黑驾校只收取中介费,根本没有驾培资格。”区交通运输局在弄清楚情况后,一方面指引小何到学籍地交通主管部门维权,最终成功退学退款;另一方面协助小何在居住地附近找到了优质的正规驾校,经过规范的培训,最后也顺利拿到了驾照。
为避免问题死灰复燃,纪检监察组重点做好“后半篇文章”,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系统谋划、标本兼治。按照“预防为主、惩防结合”方针,区交通运输局、佛山市交通运输局顺德综合执法支队,积极引导区内21家驾校共同签订《顺德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协会行业自律公约》,并与4家在顺德多次违规异地培训的区外驾校签订《驾培行业合作发展自律承诺书》,进一步优化驾培行业经营秩序。

与此同时,随着官方学车平台“佛驾无忧”于今年1月份正式上线,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安全、更便捷的驾考服务。“在佛山学车,请使用‘佛驾无忧’微信小程序,避免上当受骗。”区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平台采用学费托管、先学后付的方式,做到了正规驾校100%上线。
“群众的难事,就是我们的急事。”顺德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推动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当下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列出时间表,全心全力把老百姓的事一件一件办好。
编辑:祥兴
来源:顺德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