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治水”成效几何?快来看看最新“答卷”


顺德治水最新成绩单出来了!


首先看水质!


2023年1-11月,全区水环境质量在全市五区中排名第二;


乐从、陈村、龙江在全市32镇街中排名前五;


目前试点联围80个区块中已有24个初显治理成效,实现水质消劣、进水浓度提升等目标;


2个国考断面(乌洲、顺德港)和2个省考断面(飞鹅山、海陵)水质均达标,优良比例100%,劣Ⅴ类比例为0;


26个市考断面劣Ⅴ类断面达标率为96.15%,劣Ⅴ类比例为0;


完成32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验收。


乐从 (2).jpg

顺德以水兴城持续交出满意答卷。


水质的提升正是治水成效最直接的体现。来看看顺德采取了哪些核心措施吧!


聚焦源头,做好清岸+清源


清岸行动为治水打开空间。顺德持续深入开展清岸行动,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5034宗,拆除面积240.38万平方米。


其中,2023年清拆违建“硬骨头”31.07万平方米,基本完成清岸任务,同步完成清岸后土地利用试点项目建设,打造滨水亲水空间。近两年,顺德高标准、低成本打造20个美岸示范项目建设,为群众提供50万平方米公共亲水空间。


“清源”是和“清岸”同步展开的。顺德坚持源头治理,共计检查各类涉水企业、单位4961家次,立案104宗,作出行政处罚33宗,罚款763.65万。


同时,顺德高标准推进两个“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北滘启德工业区、伦教保发珠宝产业园均已通过验收。


源头治理方面还包括养殖池塘改造,目前已完成2022年度3.2万余亩改造任务验收,新增3.6万余亩改造项目立项。


ee5a6349508e655e621051e59368c60.jpg

持续做好清岸工作。


聚焦工程,各个项目稳步推进


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2023年顺德区共有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68项,其中完工/常态化施工33项,在建21项,前期准备14项。同时围绕“百千万”工程、中央环保督察等上级考核要求和民生所需,聚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第一联围和中顺大围、南沙围工程中提前铺排、先行启动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子项。


32fd73b9fb98bc9ad0c63f78b249778.jpg

各项工程稳步推进。


联围治理方面,试点联围累计完成形象工程量70%,24个区块初显治理成效。目前顺德已完成第二批联围水环境现状全方位摸排,容桂水系、南顺第二联围工程即将动工建设。


聚焦短板,确保污水得到处理


要治水须收集污水并处理污水,这个是顺德此前的短板,为此顺德新建排水管网290.45公里,修复排水管网75.33公里,完成雨污分流改造41公里和重大缺陷点修复340个,完成2个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


afbca5203cf18da3456cc3c7b1400d8.jpg

做好雨污分流。


同时,顺德扎实推进9间污水处理厂扩建新建。其中陈村、北滘群力围、乐从、龙江等4家污水厂扩建已基本完工。


■未来更有信心


自2022年10月试点联围启动建设以来,经一年探索实践,顺德围绕治水目标可达,不断发现问题、吸取教训、克服挑战、优化机制,治水信心更加振奋、底气更加充足。


(一)治水策略更加清晰


一是逐步探索形成科学治理理念。


坚持系统治理,采用源头、过程、末端全方位的系统性治水举措,并“先消黑、后提水质、再提污水厂浓度”三步为一步,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把治水兴城和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综合考量农村城市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全区完成2个自然村农村污水治理、5个内涝点整治、6个水利防灾减灾建设、选取两个试点探索三线同步改造路径,在试点联围范围内完成5条断头涌治理。


坚持精准治理,针对过往治水底数不清的问题,坚持摸排先行,围绕“源、网、厂、河、城”五大维度全面掌握污染底数,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挤外水、收污水、大分流、小截流”的治水技术路线,并对症下药,配套雨污分流改造、管网缺陷修复、污水处理厂扩容等系列治水措施精准解决水环境问题。


一年多治水实践证明,在人口密集区、污水集中排放区等重点地区实施雨污分流,其他人口分散、排污强度不大的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截流或能分尽分调配,避免彻底雨污分流成本过高,该技术路线符合顺德实际,也可复制可推广。


坚持源头治理,针对河岸空间被侵占、滨水空间建设粗放、导致“邻水不见水”“见水不亲水”的问题,全面清拆河涌两岸生态控制线内的违章建筑,为治水设施建设提供空间,为打造公共亲水岸道创造条件。


同时通过全链条打击涉水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强化监管工作,大力解决生活污水直排、工业区污水和工业废水偷排、农业养殖模式粗放的问题。


二是低成本试错,不断完善。


顺德深刻研判过往治水的不足和问题,对全国治水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提炼,以南顺联安围和群力围、石龙围作为试点,探索适合顺德的水环境治理实施路径、技术路线和管理模式。


试点联围一年多治理实践,既形成系列技术导则,也对后续治理的制度、机制、方法有极强指导意义。


在此基础上,第二批联围建设既有继承更有提升,表现为由设计单位提前介入摸排、指导摸排,摸排成果修正并支撑设计,区、镇、村三级快速建立摸排协调联络机制,发现、解决问题更及时高效。


与此同时,鉴于第二批联围建设内容更为清晰、工作需求更加明确、技术方案相对更加成熟,结合试点经验和培育壮大本地运营团队的考量,采用EPC模式招标,分区项目完工后给予不不少于1年的施工运行期,在招投标过程中增加述标环节,更直观深入了解投标人的实力和对项目的重视度理解力,促使投标单位派出精锐团队参与项目研究和建设,推动治理目标可达。


三是合理铺排建设时序。


顺德基于综合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人口密度、污染强度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方面因素,在顶层设计上确定治水优先顺序,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明确在中心城区(试点联围、第二批联围区域)实施联围系统治理,其他区域(第一联围、樵桑联围、齐杏联围、中顺大围、南沙围)采取分类重点整治模式。


同时,顺德聚焦各级环保督查和群众关注劣Ⅴ类和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网空白区、厂网提质增效等重点考核和工作任务,分期分片推进先行子项工程,既实现系统治理和精准补短板的统筹兼顾,也避免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


(二)区镇村更加重视


一是治水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升。


在指挥部会议上多次传达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水环境治理的工作部署和指示精神,引领各镇街、各部门坚决扛起治水兴水政治责任,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聚力攻坚周期长、见效慢的治水隐绩工程。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机制,设置村居治水专员,切实压实各层级、各环节治水职责任务。同时随治水工作深入开展,对水环境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看得见的成效大力推广,激发基层治水的动力源泉,引领比学赶超、对标施策。


二是要素保障力度持续加强。


顺德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用时半年科学制定2022至2025年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计划、2022年至2028年资金铺排方案,瞄准资金缺口,科学铺排前期工作,持续拓宽渠道,在佛山五区中率先走出投贷联动新模式,获融资18.6亿元。


78f9479197f851cd13e1567a7ba7b1f.jpg

建设底泥厂,践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


(三)机制体制更加健全


一是进一步强化扁平高效的治水指挥体系。


建立联围治水项目分级审议规则和明确区、镇治水工作事权分工,理顺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和建设单位事权边界,确立区负责顶层设计、统筹重点项目,镇负责监管落实、跟进属地项目的治水原则,构建分工明确、衔接有力的治理格局。


二是形成系列工作导则。


基于试点联围涉及范围大、开工工点多、施工人员多的情况,为提高对项目质量、进度的监督把控力度,出台施工图阶段关键项目设计优化导则和治水工程建设质量监控工作、督导区雨污分流改造攻坚工作督导流程指引,制定排水管道管材、管道基础及回填、防倒灌措施及截流井等系列专业技术导则,不断提升工程流程化、技术标准化水平,助力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四)成效更有保障


一是坚持分片治理。


合理细致地划分区块,把握资金管控、设计深度、推进节奏、交通疏解等,力保资源匹配和治理成效,确保问题可溯源、责任更清晰。


围绕雨污分流基本实现、河涌水质分期达标、内涝风险点消除等目标,推动区块内各子项、管线改迁、督导区雨污分流改造等有序施工,进一步发挥治水效能,提振社会对治水的信心。


目前试点联围80个区块中已有24个初显治理成效,实现水质消劣、进水浓度提升等目标,随着各区块陆续达到治理目标,联围工程整体目标也将实现。


二是招选优质团队。


坚持对标最好、绝不将就,采用评定分离招投标模式公开招选了有深圳茅洲河治理经验的中电建团队参与治水,以央企的管理体系、治理技术优势及强烈的工作担当,为打造治水百年工程、精品工程提供坚强保障。


经一年多治理,试点联围在超额完成年度建设进度的同时,实现河涌水质持续改善、源头水质浓度逐渐上升、人居生活环境逐步改善等目标。


三是强化管维力度。


按照应移尽移原则,不断加强排水设施“三个一体化”管理,区排水公司已基本完成排水设施的接管运维和统筹监管,同步出台《佛山市顺德区2023年排水设施建设和运维绩效考核办法》,倒逼提升运营效能。


充分利用好试点联围EPC+O管维契机向国内一流运维团队学习,同时聚焦薄弱环节、突出短板,拟近期专题研究、制定方案,切实补齐配强运维队伍。


编辑:邹建华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