啫啫煲,这道名字里带着叠音的粤菜,念起来和啵啵肠、qq糖一样,总带有几分萌萌的意味在其中。事实上,它名字的由来与其制作过程中发出的“滋滋”声有关。滋滋,即粤语中的“啫啫”,啫啫煲是粤菜“啫文化”中的一员大将。
《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心传》中讲到:“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诀,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其中讲到火候,专门介绍了广东菜中关于对火候要求到极致的例子:啫啫煲。
图源顺德城市网网友“猪唛”
啫啫煲有生啫和熟啫之分,生啫是将生的食材直接投入瓦煲内,加入味料和酱料,全程大火干烧至熟,不加入一滴水,因此,这种技法对瓦煲的杀伤力非常大,上边是生冷的食材,下边是猛烈的旺火,在一冷一热的刺激之下,瓦煲用上一、两次就会出现裂缝,而有裂缝的瓦煲就不能再循环使用了,如果勉强上阵,上一次啫时渗入裂缝中的油和肉汁就会跑出来,那股异味会传到这一次的食材里面。
而熟啫则是由于有个别食材特别难熟、或韧度特别大,所以前期必须要先经过熟处理才能拿来啫。不过后来出现了有的厨师为了图快、图省事,将整道菜先在锅里烹调至7、8成熟才倒进已经烧热了的煲仔中上菜的情况,而这样的做法等于煲仔就是充当了一个“装盘”的角色,令整道菜失去了啫啫煲独有的香味。
啫啫煲也分清啫和酱啫,清啫就是什么也不加,只用简单的调味料去啫食材。而酱啫则是食材与酱料共冶一炉,以增加颜色、香气、和味道。比如说,海鲜和鸡就适合用来清啫,以突出其食材的本味;而蔬菜和瓜类则要用酱来啫。基本上,任何食材都可以拿来做啫啫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啫啫煲除了要掌握好火候,煲仔酱也是啫啫煲的灵魂。以下配方可供大家参考:
用料:
李锦记柱候酱5000克,海鲜酱4000克,磨豉酱2500克,顶好花生酱1500克,芝麻酱1500克,沙茶酱1000克,紫金酱500克,广合腐乳1000克,南乳1500克,陈皮水2500克,蒜茸750克,干葱茸500克,糖1000克,鸡粉400克。
做法:
中小火炒香蒜茸、干葱茸,下一半陈皮水,把所有用料倒锅里搅拌均匀,慢火铲至酱料渗出香味,期间如发现锅边发干就倒进陈皮水。铲好后把酱倒入容器里,待凉后泼上一层生油,入零下1-2度的保险柜保存。
万物皆可“啫”,啫啫黄鳝煲、啫啫鱼头煲、啫啫鸡煲、啫啫猪大肠都是经典,你最喜欢哪一款?
编辑:黄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