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滨”掀起咸甜之争,豆腐脑≠豆腐花?

近日,哈尔滨旅游业爆火出圈,“尔滨”成了冬日“顶流”。为了招待好“南方小土豆”,哈尔滨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先是饭店里冻梨切片冲上热搜,让本地人直呼“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活久见,我在哈尔滨待了三十年,头一次见给冻梨摆盘的。”毕竟在哈尔滨人心中,冻梨正确吃法是:在冻梨上面开个口,用嘴巴直接吸吮梨汁。


然后更是对南方人卖出了甜豆腐脑,这下,大家可坐不住了,毕竟这是“背刺”整个东北的事!


豆腐脑最初就是个很家常的吃食,经过不同地方的流传改进,逐渐成了某些地区的特色小吃,分成甜和咸两大味道。


甜豆腐脑中以广式豆腐脑为代表,不过,在广东人们常说豆腐花,不怎么说豆腐脑。其实豆腐脑和豆腐花是不一样的。


蜂蜜水.jpg

豆腐脑加蜂蜜水


豆花制作就是做豆腐的前阶段,区别只在浆水的存留上。凝好后加压挤出浆水的就是豆腐,若加重压挤得更干净就是干豆腐或豆腐干。仅仅是轻压成型,并不把浆水排出,就是豆花。吃豆花是连浆水一起吃,相当于喝豆腐汤。


如果豆花吃不完,用纱布包好,上压重物,继续榨出多余的水分密实成型,就成了拿取不易碎裂的豆腐了。


既然豆花是豆腐的前奏,自然不会太细嫩。如果点的很嫩,比如用石膏或葡萄糖酸内酯做凝固剂,也不挤压,做出来的就是“豆腐脑”。


论老嫩,豆花介于豆腐和豆腐脑之间,由嫩到老:豆浆→豆腐脑→豆花→豆腐。豆腐脑比豆花做的更细腻软嫩,用筷子夹不起来,只能用勺吃。


甜豆腐脑最简单的吃法是仅仅撒上一把白糖。稍微考究些的,要另加黑糖、蜂蜜桂花、玫瑰花等。


红豆(芬).jpg

豆腐脑加红豆


时尚一些的,还加入炼乳或椰奶,也可以加芋圆、西米、红豆等各种小料。甚至还有加桃胶疗愈自己的。


更新颖的吃法还有加上巧克力糖浆,制成“巧克力豆腐脑”。做成豆脑冰淇淋也在情理之中。


姜汁红糖(芬).jpg

豆腐脑加姜汁红糖水


而北方的咸豆腐脑的口味多样,能搭配一起吃的美食也很多,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加入一些酱油、盐、葱花、香菜等调料,使其具有咸味的特点。


此外,北方的咸豆腐脑还可能会添加一些海鲜或肉类作为配料,浇以火候正好的卤汤,增加味道的层次感,它的性质更偏向于主食类。


川渝地区的豆腐脑,还是辣味的!直接做好麻辣鲜香的蘸料淋上一圈,让人食指大动。


(贫瘠的南方小土豆没有咸辣的豆腐脑配图,哭唧唧.jpg)


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否吃过咸味豆腐脑?更喜欢甜的还是咸的呢?


编辑:黄柳冰

来源:综合整理

图源:顺德城市网网友“芬”“猪唛”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