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是否有出门“趁圩”的经历呢?在顺德,圩市一直都是老街坊的最爱。每到这个时候,现场总会人山人海,烟火味十足。
而在杏坛北水村,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且风格独特的圩市,一直流传在当地,那就是“神仙圩”。到底是什么样的圩市能让“神仙下凡”?
神仙圩设在北水村一庙前的大榕树下,人称“社学榕荫”的宽阔地堂处,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一日为圩期。
关于一年只有一天圩期的特点,坊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乾隆年间,某年岁晚,有一艘满载缸瓦竹器的货船想要经甘竹滩前往西江卖货,途中遇到了暴风雨不能上滩,滞留在北水庙前。风雨连续数日,眼看无法依时赶到预定地点。于是货主只能硬着头皮选择就地摆卖,不料销路奇佳,货物全部卖光了!第二年,货主又运来缸瓦竹器在此摆卖,货物再一次全部卖光。
人们不禁要问,销路为何如此奇好?原来当年货主的缸瓦器皿中有一个瓦棺材仔,上面写有“有福者来”四字,是一个摆设玩品。有一位老人家买了此物放入箩中便不见人了。大家便互相传说是神仙下凡。北水神仙圩也由此逐渐传遍附近各乡,并日渐兴旺起来。
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一日,勒流、众冲、锦丰、百丈等附近村民一早便赶来趁圩。当时摆卖的都是年货,摆卖摊档不收地租,档主对小孩顺手偷点糖果糕点也绝不追究。
更巧的是,每年到了神仙圩日总是有雨,这再一次增加了神仙圩的神秘感,风雨却阻挡不了村民趁圩的兴致。村民购物后大多选择入庙参神,以求来年好收成。日寇入侵后,神仙圩衰落,神庙亦曾一度改为蚕亭。改革开放后,重建神庙,恢复神仙圩日,每年神仙圩期,热闹不减当年。
编辑:梁敏贤
内容来源:水兴杏坛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