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所有学科老师都换了,数学老师也不例外。让全班同学兴奋的是,这位数学老师同时还是整个学校的副校长,他看起来跟其他老师不一样,除了更年轻,教学方式也十分不同。要知道,在我们那个年代,有些老师要么半路子出家,要么十分古板,对学生的教育大多非打即骂,但数学老师的观念与大家很明显不同,他带来的是更新的教学理念。
可惜当时才五年级的我们根本不懂,只有新鲜感,他上课从不拖堂,讲课直奔重点,他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数学中的方式,所以讲一个公式可能铺垫得长篇大论,他虽然会告诉我们,数学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习题,但也不会强硬地要求我们。当被管束习惯了的我们遇上倡导自由学习的老师,作业也做不完了,数学成绩明显下降,第一次测验,历史最低40多分,这是一份拿回家都会被打的成绩。不止是我,全部同学都是,当时的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有没有按照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好,而是一味怀疑这位老师的课上了真的有用吗?不爱数学的氛围弥漫了整个班,成绩每况愈下。可是你说他的方法没有效果,但偏偏年级第一又在我们班里,最后我们就只能归结“这位同学极有天赋”“人家妈妈就是数学老师”反正就是不觉得是数学老师教得好。
因为我是三科综合课代表,所以跟数学老师还算关系好,对于当时的小孩子来说,跟老师关系好,那可不了得了,但也有过很社死的情况。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数学成绩全班都不好,当时数学老师有些生气,一生气就想到了我们的作业,于是一阵语重心长之后就叫我们写纸条,类似于让学生们真诚地告诉他有没有按照他的方法去学习,我当时其实不太喜欢数学,但还写了“有按照方法学习,作业也做了”。数学老师收了字条看完之后,随即让我们打开前一天留的作业,还特意点了几个人,其中就包括我,然后一个个检查,看到我的作业时,面对一大片空白,他沉默了一会儿,但什么都没说又去检查另一个同学的了,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从那以后,凡是数学作业,我都第一时间做完。
小时候不懂他的教学,长大后我的课程有一项是要去学校学习讲课三个月,一开始带我的老师只让我坐在最后听她讲,后来就让我上台。紧张地备了一天的课件,讲一首古诗,从诗人的生平/诗词的意境,包括涉及到影视作品我全都收集,生怕学生们在理解一首古诗上出问题。我酣畅淋漓地讲完,觉得还算成功。可是带我的老师来告诉我,对小学的学生没必要讲那么多,只要让他们理解最基础的古诗代表的意思,然后认得字背诵出来就可以了。我当时没有言语,虽然不认同但也点头,心里却在回顾五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教我们的方式……
后来我因为课程结束要回学校了,那个时候我上过课的小女生跑来跟我说:“老师,我很喜欢你上的语文课。”
或者当初数学老师就是这么想的,“学,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作者:林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