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城网最近有个消息,说微信开启了青少年模式,从此,使用“微信小游戏”“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搜一搜”等功能,会受到一些保护限制,家长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允许访问的范围。
然而,这样的由家长来“控制”,是件好事吗?
一方面这样的做法,确实对于青少年网络环境有所净化,从企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初衷来看,这些做法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一方面,这又何尝不是“治标不治本”。
如今,思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许更应该从如何利用信息科技的角度出发,而不是限制的角度出发,让青少年与互联网的关系从被“绑架”变成被“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