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崭新的手动轮椅替换了一台陈旧的斗车手推车,成为北滘马龙村梁姨的出行工具;
一台高灵敏度三波段便携式收音机,让肢体残疾二级的容桂标叔从此与外界有了“连接”;
当一台盲人手机送到视力残疾一级的珍姨手中时,她开心幽默地说,“充一晚上的电都充不满电的旧手机可以‘退休’了”;
……
区残联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残疾人服务水平提升。(资料图)
7月29日,城网君从顺德区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区残联”)获悉,近年来,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残联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保障工作,积极创新,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残疾人事业发展,持续优化残疾人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使残疾人生活有保障,幸福感、满足感不断增强。
政策引领,引导社会资源参与残疾人服务
目前,全区共有持证残疾人25000多人。顺德每年投入经费超1.5亿元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围绕基本保障、康复、就业、文体、硬件设施、残疾人综合服务等工作,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区残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政策引领,撬动社会资源,大力推进残疾人服务设施的建设。顺德区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中心投入运营后,提供儿童康复、评估、日托,居家康复等综合服务,并成为全市五区和全省参观学习的交流典范;首个区镇共建的残疾人综合性服务的枢纽型中心凤城融爱家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医疗、日间照料等服务。
残疾儿童在顺德区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服务。
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工作,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顺德区委、区政府、区民政人社局、区残联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目前,顺德已建成社区康园中心15个,基本能够满足残疾人就近康复的需求,建成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7家,残疾人就业基地50多家,顺德乐从乐喜儿洗车中心被佛山市残联认定为佛山市区级辅助性就业机构。“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培育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残疾人服务机构。”该负责人如是说。
城网君了解到,顺德不断完善残疾人保障服务体系,严格落实各项惠残政策,今年以来,已投入超3500万元用于包括残疾人两项补贴、非困难残疾人生活津贴、养老保险补贴以及家庭无障碍改造等,惠及区内残疾人近2万人次。
持续创新,助推残疾人就业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
在今年的盛夏季节,顺德聋哑人阿敏不仅走上了工作岗位,因为工作态度认真、能力强、服从性高,入职一个月就荣获公司“工匠精神”荣誉,充分获得公司的肯定和认可。阿敏越来越自信,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顺德聋哑人阿敏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这是顺德助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缩影。
据悉,顺德全面落实《顺德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扶持残疾人就业实施细则》,在残疾人灵活就业和个体就业方面给予自主创业启动扶持、就业创业社保补贴。区残联相关负责人向城网君透露,近五年顺德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惠及21000多人次。
区残联、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引导辅助性就业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等,为顺德残疾人提供从职业测评、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宣传、专项活动举办到推荐就业、求职招聘、就业跟踪等闭环式就业服务;定期举办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并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开展残疾人培训服务,主要涉及中医保健、美容美发、中西点心、电子商务、农业种植、洗车服务等培训,让残疾人实现精准稳定就业。目前,全区9000多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通过按比例就业、灵活就业、个体就业和辅助性就业等方式就业4590多人。
顺德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了解企业用工需求。
此外,顺德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竭力当好企业“红娘”,针对残疾用工量大、需求迫切的企业,主动对接,探索适残岗位,提供“订单式”“个性化”用工推荐服务,多方式、多渠道、多角度解决企业招用工难题。
今年,顺德区东菱智慧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扩张生产线,有较大的残疾用工缺口,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获悉情况后,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协助挖掘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岗位并进行广泛宣传。“目前已招聘11名残疾人,满足残疾人用工需求。”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中心的个性化服务点赞,并表示招聘效果明显。
心系群众,撬动社会资源解决残疾人群需求
近期,广东狮子会小龙服务队正在做杏坛、均安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派送计划。这意味着,接下来将有顺德残疾人获得相应的物资帮扶。
区民政人社局、区残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残疾群众,增强社会各界助残意识,充分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逐步提升残疾人的归属感。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为残疾人康复、生活提供扶持外,针对部分不完全符合政府扶持的残障人士因各种原因需要帮助,主动联系辖区内慈善组织、商协会、企事业单位,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受惠残疾人梁姨获得帮扶,出行再也不坐斗车手推车。
今年2月,区残联、广东狮子会小龙服务队开展为顺德残障人士送温暖赠辅具活动,把残疾人辅具送到12户受惠家庭。74岁的梁姨正是其中一名受惠残疾人。梁姨双眼几乎失明,平时出门坐在斗车手推车,由78岁的丈夫推着“行走”长达七八年。获得一台手动轮椅后,从此梁姨出门变得轻松又安全。
区残联会同区慈善会、广东狮子会小龙服务队、咏春服务队等单位,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辅具,近两年来,已有40多名残疾人家庭受助,有的残疾人换上了电动轮椅,有的盲人拥有了盲用手机,有的残疾人家庭卫生间得到无障碍改造,有的残疾人家庭安装了洗衣机等家电,持续提升残疾人的安全水平、生活水平和便利度。
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残疾人事业仍有一些不足,如公营兜底服务机构缺失,社会服务承接能力不强,残疾康复等领域机构偏少、供求不平衡、专业水平不高,未来,区残联将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推动残疾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让残疾人过上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编辑:钟柳梅
通讯员:叶静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