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常吃的西洋菜,竟然还有这样一段传说!


顺德人爱吃西洋菜,尤其是用西洋菜与猪骨或鱼头煲汤,味道鲜美,堪称粤菜中的大众美食。但是,这种菜为什么叫“西洋菜”呢?民间流传一个传奇改事。


大地河沙.jpg

(图|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大地河沙


相传二百年前,靠出卖苦力为生的葡萄牙华侨黄泊生,因劳累过度而营养又不良,患上了肺病。他去医院就诊,医生说他患上了不治之症(旧时肺痨病被视为绝症)。为预防传染,当地政府勒令他迁离城市,搬到偏远郊外居住。


黄泊生独居野外,贫病交迫,好不凄凉。有日,憔悴的他在溪边徘徊,看见水边有一野菜长得嫩绿可爱,他便顺手摘了些叶子放进嘴里咀嚼,感到清甜可口。于是他就经常摘来煮食充饥。谁料吃多了这种野菜,咳嗽少了,胸部的压痛也就消失了,身体一天天健壮起来。后来,他再到原来那间医院复诊,医生发现他肺部的病灶已痊愈。这种奇迹的出现,令医生觉得异常惊讶。医生便问他服用了什么灵丹妙药,黄泊生就将吃野菜治病的经过告知医生。医生听后半信半疑,遂把这种野菜要来进行药物化验。


结果,证实这种野菜对医治肺病确实有疗效。此事很快便扬传开去,那时人们对肺痨病畏之如虎,因此无论有没有肺病的人都纷纷去摘那种野菜来煮食。而这种野菜,也逐渐成了专门种植的蔬菜。不久,经葡国的华侨将这种野菜引进到澳门、香港种植。接着,又从港澳被引进到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各地种植,于是成了粤菜的个新品种。由于这种菜是从葡萄牙传进来的,故人们便叫它为“西洋菜”。


这是“西洋菜”由来的民间传说,事实就是另一码事了。正史的记载则见于清朝嘉庆十年(1805年)温汝能编撰的《龙山乡志》中,龙山就是现在的顺德,当时就以西洋菜的名字出现,是顺德冬春之间常见的蔬菜。“西洋菜(原注:乡人误为莼菜),叶细,根柔软,生海边,冬后断而插入莲盆中,尤为甘滑可口,宜拌肥肉作羹。”这可能是关于“西洋菜”最早的记载了。


也有学者认为,“西洋菜”不是姓“西”而是姓“中。说《诗经)中“于以采萍,南涧之滨”所说的“萍”,是一种水生菜,它就是粤人所说“西洋菜”。但也有人认为,《诗经》说的“萍”并非广东人所讲的“西洋菜”,而是属于艾类的“蔌蒿”。


以上所说,各抒已见,难于定论。不过,广东人一向认为,它还是姓“西”,因此至今人们仍称之为“西洋菜”。



来源|《西洋菜的传奇》

编辑|谭苏铭说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