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鸣石花园”,却不知这样的“何鸣石”……


  要读懂顺德,顺德商人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群体。顺商自古就以低调务实,勤奋创新而闻名,何鸣石就是100多年前顺德商人中的佼佼者。


微信图片_20200304151153.jpg


  鸣石花园主人何鸣石,生于1886年,1936年病故,享年50岁。他是地地道道的顺德伦教羊额人。


微信图片_20200304151228.jpg

何鸣石和家人照片


  何鸣石的父亲何萍生早年从伦教远赴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朋友合资经营金饰和洋货。何鸣石先生12岁随父前往马来西亚读书,后继承父业,任马来西亚怡保何广昌金铺经理,经营金饰、绸缎、米机等,将父亲的小本生意越做越大,先后在马来西亚太平、怡保、棉兰,香港、广州和顺德大良、容奇、勒流等地开设分店,使得何家富甲一方。



  何鸣石与洋人和国人同时做着生意,经常来往于马来西亚和家乡两地,便在伦教修建了鸣石花园。何鸣石生意做得成功,离不开他勤奋创新和包容兼蓄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何鸣石的为人处事上,也体现在鸣石花园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上。


小洋楼


  鸣石花园现存建筑包括户外的护院楼和户内的生活区、花园和小洋楼等四大部分。其中小洋楼是顺德最早引入的西洋建筑。走进鸣石花园,可以看到典型的东方特色的八角亭、镬耳山墙和西关大屋,还可以领略到典型的巴洛克欧式拱门、叠式喷泉池和两个净手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


130632yjvkwsckz8htdkwh (1).jpg

花园


130254mmn797mwfgkaucj7.jpg

生活区


  在庭院中有一座八角亭,刻有“季夏之月余旅南洋,困于足疾欲归不得此返,而慈云已邈,耿耿于怀。斯亭适成时触思”的字样,记载了何鸣石当时身处南洋,因为足病缠身,以致母亲去世也无法回来尽孝,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之情。后来家人把这封信用木板雕刻,吊挂在亭上,故称“思母亭”。


八角亭,也称“思母亭”


  对母亲尚且如此,对祖国,何鸣石更是情深意切。在清朝末年,很多顺德人到南洋谋生,生活很是艰辛,何鸣石便在马来西亚创办了顺德霹雳会馆,为来自家乡的许多同胞兄弟们提供帮助。在国家有困难的时候,何鸣石先生以及他的家眷更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力量,何鸣石的四姨太就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献。


喷泉池


  如今,经过一番修缮,这座曾经美轮美奂的名园重放光彩。而何鸣石代表的这种顺商精神和顺商文化得到传承,并被后人们继续发扬光大。



素材|鸣石花园、图/顺德城市网摄影俱乐部“SD自由鸟”

编辑|张敏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