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7月份接报告辖区内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后,在上级镇领导的指导下,龙江镇东海村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联同驻村工作组全力推进疫情防控。
高效指挥
筑牢应急防线
一是建立高效指挥机制。东海村迅速成立疫情防控专班分别组建:指挥组、督导组、入户组、户外组、消杀组、后勤组,并建立相应微信工作群,明确“快速响应、精准排查、科学处置”原则。


工作组会议。
二是迅速开展处置工作。专班连夜赴病例所在区域实地排查,梳理患者活动轨迹,协调密接者健康监测,立即开展疫点50米半径范围内的消杀工作,同时按疫情风险划定核心区(200米半径范围)、警戒区(200至400米半径范围),梳理一图三册57个小网格中所涉及的具体住户,制作网格地图及入户排查表,派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入户调查“十条”指引》,确保应急机制高效运转。




外环境消杀。
三是及时分析研判。每日定期召开总结会,严明纪律,压实责任,根据工作情况动态调整策略和要点,研判问题,优化措施。
召开动员及全体工作会议。
统筹力量
协同落实防控系列工作
一是统筹用好人员力量。7月19日至20日,驻村工作组全员下沉,统筹国家统计局顺德调查队、镇支援队伍、村委工作人员、村小组长、村代表、东海幼儿园教职工、志愿者等,组成145人排查队伍。重点排查核心区域,并对东壁、海口两大片区开展“逐户敲门”地毯式排查。
二是精准落实入户工作。明确入户重点检查积水容器与孳生隐患点,实施翻盆倒罐清积水,核查蚊虫孳生情况,询问住户健康状况,同步登记房屋居住信息。根据排查结果,将1528户房屋分为重点户、风险户、安全户三类,对重点户和风险户实行“每日一访”。




落实落户工作。
三是全面开展孳生地清理及成蚊灭杀。清理核心区域房前屋后、空置地、闲杂地等孳生地,协调环卫保洁公司及专业器械作业,从源头降低风险。整治13间空置户环境,排查12处在建工地,在30处电梯井、储水池投放辛硫磷乳剂。同步安排专业消杀队对疫点核心区及周边300米范围消杀,有效降低蚊媒密度。


村小组自行清洁蚊媒孳生地。
四是全面组织发动群众。由7个村小组长带队自行组建3-5人“户外环境清理攻坚队”开展入户宣传和卫生黑点排查及清理,全面组织群众发动起来。一方面面对面解答疑问、深化政策理解,另一方面逐户了解实情,筑牢数据基础,确保无死角。


清洁卫生黑点。
五是强化宣传教育。向所有住户、三小商铺及企业派发蚊片及宣传资料,通过公众号、微信群普及防蚊灭蚊知识;用好各村小组公示栏、大喇叭、一封信等形式加大宣传防蚊灭蚊知识,引导村民配合环境整治,参与防控。


派发宣传资料。
问题导向
以BI值为中心优化工作策略
7月21日,专班结合前期排查情况及BI值数据,及时调整防控重心,在持续落实专业消杀队伍对核心区的消杀及孳生地清理基础上,聚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更细致划分工作网格。将入户排查范围聚焦核心区和警戒区,分3个工作组(12个网格小组)实行“定户定人定责”。对核心区200米半径内50户的室内、室外、楼顶每日一查,彻底清除积水,警戒区则参照同步排查。
二是重抓户内蚊源地清理。以BI值为考核标准严抓排查细节,重点清理室内有水生植物和微小孳生地。当日应排查719户,实际排查669户,清理积水518处。劝导住户正确处理户内水生植物及周边孳生地的盆罐桶箱,拒不配合的由工作人员记录收走。


清理建筑工地。
三是成立空置屋专项排查小组。由驻村组成员牵头,联动各村小组长对重点区域空置屋逐户排查清理,建立动态台账,下阶段对未能进入的空置屋重点处理。
四是用好科技手段赋能。引入“无人机”对核心区50栋住宅、闲置房屋天台楼顶进行全域勘查,通过高清画面快速定位并清除5处人工难及的积水点,提升排查效能。


引入“无人机”进行全域勘查。
接下来,龙江将继续落实推进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调动各方力量,将防控措施进一步走深走实,确保市民健康安全。
编辑:陈韵
来源:东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