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镰刀怎么使用吗?”“打谷机到底应该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才能脱粒呢?”在泥土与稻香的交织中,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了解到稻谷的历史、如何种植和收割等知识。7月13日,顺德异地务工人员职工课堂第二故乡体验日亲子嘉年华活动暨志愿队成立与课堂揭牌仪式,在容桂街道华口社区青少年农耕文化传承教育基地举行。现场共吸引辖区三十余组企业职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家庭踊跃参与,共同编织了一段难忘的亲子记忆。
亲子互动寓教于乐。
活动现场顺德区新市民服务协会会长刘映南为孩子们讲解了稻谷以及如何收割稻谷的科普知识,在家长和华口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众善乐融长者志愿服务队等的协助下,孩子们戴上手套,手持镰刀,走进稻田躬身劳作。尽管动作略显生疏,但每一株稻子的收割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收割结束后到了脱粒环节,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割下的稻谷用传统的打谷机脱粒,看着饱满的稻谷颗粒归仓,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市民罗先生说自己跟女儿一起过来,在网上看到有这个活动就报名参加了。他觉得平常跟孩子相处时间不多,工作也比较忙,这次活动很好,通过这样的农耕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在体验劳作艰辛的同时,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还可以增进亲子关系。
顺德异地务工人员职工课堂项目优秀志愿者表彰。
顺德异地务工人员志愿队授旗。
顺德异地务工人员职工课堂揭牌。
活动现场对顺德异地务工人员职工课堂项目的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领导嘉宾们还为顺德异地务工人员志愿队授旗、顺德异地务工人员职工课堂揭牌。顺德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曾正能表示,作为广大职工、新市民的“娘家人”,区总工会和区新市民服务协会等组织系列活动和“聚会”,是希望让大家在顺德工作更安心、生活更舒心、融入更顺心,在欢乐的氛围中增进亲子感情和对顺德的了解、认识,真切感受到“家”的归属与温暖。
活动吸引了新市民亲子家庭参加。
今年3月,由顺德区总工会主办、顺德区委政法委等单位支持,顺德区新市民服务协会承办的“顺德异地务工人员职工课堂”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推动政策和服务下沉,维护异地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劳动关系和谐,推动异地务工人员尽快融入本地生活,助力顺德百千万工程。目前已在全区十镇街共开展了20场活动。并通过联动各镇综治办、社区工联会等,累计为20名特困异地务工人员家庭提供落户探访服务,链接社会资金达2万元用于特困家庭的生活慰问,并组建起一支职工志愿队,项目总服务异地务工人员746人次。
编辑:李放
视频:周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