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顺德这条村心大街,变身村心涌了!

碧江的老人们,心里都存着村心涌的水影。


1.jpg

旧时的村心涌


七十年代的光景,涌水清得很,洗菜,洗衣,细路仔(小孩)扑腾着游水。麻石街边,铺头(店铺)挨挨挤挤,很是兴旺。那些临涌的屋子,不少都搭出半截在水面,像是吊脚楼的模样。


2.jpg

旧时的村心涌


后来,九十年代了,工厂多起来,生活污水也多,涌水渐渐发黑发臭,蚊虫滋生。港澳的乡亲有心,捐钱想清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清了又污。实在没办法,只好忍痛用水泥板将涌盖住,成了村心大街。水声没了,只剩路面。


3.jpg

原村心大街


没想到二十几年过去,这埋在地下的村心涌,竟成了顺德头一条被“揭盖”的河涌,又见了天光。


10_副本.jpg

复明后的村心涌


修的时候,照着老辈人记忆里清代的样子:驳岸的石头,一级级的石阶,慢慢就寻回了旧时的模样。又依着阿公阿婆讲的故事,造了步行桥和小埠头,把岸边的金楼、祠堂、砖雕照壁、老屋,轻轻巧巧地串在了一起。水边走着,旧日的光景,便在水影里浮着。


5.jpg

4.jpg

复明后的村心涌


这村心涌,原就是碧江风水里“五兽当关、九龙入洞”的一环。早年间,靠着它,才形成“街临水、巷通水、祠堂林立”的梳齿样格局,聚拢了金楼、砖雕、德云桥这些岭南的好景致。后来涌被盖死了,淤塞着,排涝不畅,水也难净。


6.jpg

7.jpg

复明后的村心涌


如今,水闸门、慕堂苏公祠、碧江金楼、新德云桥,还有“九龙入洞”那处,几处节点细细打理过。旧时志书上记的“开源节流”“涵碧潮声”“夹水而肆”(两岸市集)的景致也渐渐重现。碧水重新绕着村落,那份“夹岸人家,临水开肆”的旧日生气,似乎也随着水流回来了。


8.jpg

9.jpg

复明后的村心涌


“最是难忘村心涌”,一位老人讲得寻常:“我女1970年出世,我仔1972年出世,都在这涌里游大的水。” 那清亮的水,浮着几代人的童稚光阴。


11_副本.jpg


如今,水又粼粼地淌着。站在新修的石阶上,望着水面,旧时的埠头捣衣声,细路仔(小孩)的嬉闹,麻石街的人来人往,仿佛又近了些。村心涌醒了,水影里的碧江,那份旧日的神气,大约便是这样,随着水流,一点一点地映照回来了。


编辑:贞华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