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菜园
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种菜
细心呵护一株株幼苗
见证瓜果蔬菜接连成熟
……
在顺德
许多学子在校园里就能体验
农耕劳作的辛勤与乐趣


东平小学利用校内南边校门的闲置土地,开辟了能够满足以班级为单位的劳动实践区域。微农场以种植蔬菜为主,如西红柿、生菜、茄子、小辣椒、番薯等,易于种植,便于学生参与管理和收获。农场日常维护工作由各班学生轮流负责,同时融入“最美班级”评比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还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学生在微农场开展劳作。
微农场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
此外,学校还聘请了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生长环境等知识,确保学生在种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农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劳村小学利用校园空地,经过清理与土质改良,成功打造出一个特色微农场。农场被划分为48块小菜地,供学生种植实践。
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劳动课,让学生亲身体验松土、种植、管理、记录与收割的全过程,并举办烹饪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责任心与担当精神。各班还通过开展“种植课程”指导,让孩子获得更多丰富的种植理论知识,对农业生产活动有了更多的了解与关注。
学生们在微农场进行浇水。
此外,学校多次举办“拔草整地美校园,寓劳于乐促成长”“争当菜园小园丁 蔬菜种植我能行”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与热情。
学生们在微农场进行观察与记录。


红旗中学基于“顺德美食文化”,因地制宜开发了劳动教育食育课程,初步建成了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占地面积大约600平方米。基地以“田”为中心,按照 “田、坊、廊、堂”四个主题进行区域建设。
其中“田”是班级方块田,为果蔬种植基地。在这里,孩子们在劳动老师的带领下播种、回土、浇水,体验着种植之趣、合作之乐。为提高学生的种植兴趣,学校开展了“种植——烹饪”结合课,让学生在收获季节到自己班级的方块田里采摘蔬菜,并在美食工作坊进行清洗、烹饪和品尝,增强成就感和获得感。
学生在种植基地上课。
学生们在烹饪课上大显身手。
为提高师生农作物种植水平,红旗中学还组织开展“佛山市校园微农场种植课程培训讲座”,邀请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老师到校指导,开展专题讲座和现场种植实操培训。
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种植。


叶霖佳小学校园微农场经过翻新修整,现已建成面积为483平方米的科普小农场及24平方米的阳光玻璃房,供学生进行劳动科普学习。
微农场新建的阳光玻璃房。
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学校编写了《蚕宝宝重回桑基鱼塘》教材,开展以桑基鱼塘农耕文化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种桑、养蚕、缫丝、做蚕丝扇、做桑叶拓染等。
在微农场里,每班拥有一块“责任田”,学生可以参与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如认识农作物种子、学习育苗、种植时令蔬菜,还可以感受摘花生、拔萝卜、摘西瓜等丰收的乐趣。
微农场的花生、桑葚丰收了。


罗沙小学通过对校内土地的科学规划和合理改造,建成了拥有学校农具展区、花卉及中草药种植区、教学农场区、生态体验区和动物饲养区的微农场。
学生们在“植物工厂”内学习无土栽培和立体种植等现代农业技术。
学校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微农场建设,重点打造百花园花卉世界、神奇的中草药及动物喂养三类特色项目。“百花园”内种植上百种花卉,四季花开不断,学生全程参与花卉种植、养护和花艺制作。依托“百草园”开发的中草药课程,包括识、种、炼和用多个模块,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学校还利用饭堂天台、教学楼间隔区、校园路道边建设动物饲养区,饲养了锦鲤、孔雀、鸵鸟、兔子、柯尔鸭、青头鸭等多种动物,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充满乐趣和温情的“动物乐园”。
罗沙小学学生在喂养动物。
罗沙小学百花园花卉世界。
编辑:刘远雄
来源:顺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