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读书人家②|肖志扬:文风家风有力量,遇见挫折中的“微光”

编者按:状元作为最高荣誉的象征,一直是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目标。


良好的家教家风,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明朝黄士俊、清末梁耀枢的状元故事,到中国民主社会党前主席伍宪子“肝胆报国”的家风家训,无不体现着向上的、高尚的情怀。状元文化、优良好家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模范,为新时代杏坛加强家庭家教家风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


在顺德杏坛这片土地,抚育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即日起,杏坛镇联合顺德城市网推出“读书人家”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我想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之人。”访谈至30分钟,这是杏坛学子肖志扬第四次和城网君说这句话,掷地有声的话语间,是他的坚定信念与人生定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杏坛人,这句话的背后凝聚着他十几年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他们是我的榜样”


在肖志扬的记忆中,自记事起,妈妈便跟他讲述状元的故事,并带他实地走访杏坛有关的古村、街区和古建筑等,小时候抬头仰望位于逢简村的进士牌楼那一瞬间的“心潮澎湃”,至今仍记忆犹新。


微信图片_20240823121608_副本.jpg

肖志扬(右一)和同学老师合影。


“小的时候,我一开始还不知道进士的含义,在了解了科举制以及考取进士的难度之后,我被他们的越挫越勇、不达目标不罢休的精神深深打动,也渐渐明白了状元背后是艰苦奋斗的写照。”十几年来,肖志扬在杏坛状元文化的熏陶下长大。


微信图片_20240823122021_副本.jpg

肖志扬获得成绩优秀奖。


“或许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把他们当作榜样,就像是一股力量不断推着我向前进。”肖志扬分享道,在状元文化的影响下,塑造了他积极进取,迎难而上,勇争潮头的性格。高中三年,肖志扬的成绩排名均在年级前列,并在多次考试中,获得多个单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我认为优秀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涵养心灵,启迪智慧,催人奋进。杏坛传统文化资源丰厚,除了口头上跟他讲解,我希望带他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对杏坛的文化有更好、更真切的理解,从而有更深的认同。”肖志扬的妈妈何女士说道,即使她每个星期只有周日才有休息时间,也会充分利用这一天陪伴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杏坛的古朗、吉祐、马宁、逢简、右滩等村落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从古老的石拱桥、石牌坊到祠堂庙宇、名人故居等,都成为了肖志扬成长中的文化养分。


微信图片_20240823122059_副本.jpg

肖志扬积极参加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


据何女士介绍,从小喜欢传统文化的肖志扬,在同龄人还在看动画片时,他便热衷于《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地理》《百家讲坛》等电视节目和相关书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之人”


肖志扬的家庭并不富裕,在2021年,母亲出车祸不久,父亲又突发疾病无法正常工作,目前由母亲一人靠打工维持这个家的生计。


这两件不幸对当时刚上高一的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击。母亲也十分担心,时常开导他要正确看待生活的不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微信图片_20240823121617_副本.jpg

积极乐观的肖志扬(左)


“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要勇于面对挫折,也要敢于承担责任。”何女士说道,为了给孩子树立正面的心态,她除了口头的教育,还会用自己的行动对其进行言传身教:悉心地照顾着丈夫,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同时给予兄妹俩足够的爱。“在孩子面前,我永远都是乐观、爱笑的形象,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何女士笑着说道。


母亲的坚强,深刻地影响着肖志扬,渐渐地,他欣然地接受了这份“命运的不公”。在日常中,他经常帮妈妈分担家务,还会利用暑假时间去兼职,补贴家用,用自己的肩膀扛起这个家的一部分。


实际上,肖志扬上小学时,何女士和丈夫就会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希望他在成长路上不惧风雨,勇毅向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这几年,他们获得了政府的帮扶资金,这个家有了一份坚实的依靠。“真的很感谢政府的帮助,让我们在难关中有生的希望。”何女士说道,每次受到政府或者社会的慰问或者帮扶,她都会告诉儿子,让他常怀感恩之心,将来学有所成,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微信图片_20240823123546.jpg

肖志扬(左一)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困难群众送温暖。


肖志扬也十分懂事,将妈妈的教诲铭记在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颗感恩的心。“一有时间,他就会去参加顺德、杏坛的志愿者活动,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何女士分享道,儿子不善言辞,但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向这座城市、这个村庄表达最大的谢意。


“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感受了政府、社会对困难群众的关心与关爱。”肖志扬指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启迪着他今后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


在文风、家风的双重影响下,肖志扬不断收获成长。高考志愿他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九月初,他将迈入大学的新生活,他期待着认识更好的人、更好的事物、更好的自己以及更好的未来。


■系列报道:


杏坛读书人家①|梁嘉盈:家风学风有法,圆梦大学启新程


编辑:李素芳

图片:受访者供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