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遇见最美 | 家门口的锦岩学堂,让居民生活“亮”起来

编者按:岁月荏苒,时光易逝。大良北区社区——一个沉淀了上百年历史的老城区,无数个最美瞬间在此汇聚,或许是温暖守候,是家与爱的真谛;是历史沉淀,是文化自信;是桑梓情怀,是北区的独特标识……这些“最美”为“百千万工程”凝心赋能,汇聚起推动北区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现代化建设的最美篇章。即日起,“一路向北·遇见最美”系列报道,带你一起发现美、分享美,让你多角度领略北区的魅力。


海报.jpg


“周一跳交谊舞,周二学葫芦丝、太极,上堂都排得几满……”


春风拂面四月天,此时北区社区已经退休10年的周奇光叔叔有点忙,一周三节课轮流上,回到家还要自己加紧练习,正如他自己所言,“好似个孙翻学,心情愉悦,生活也充实。”


1-1.png

周奇光叔叔在葫芦丝课堂上练习。(右二)


光叔充实的课堂生活背后,是北区社区以陈岩野先生祠“锦岩学堂”为阵地,以教育为引,学习为径打造儿童趣学、邻里互学、长者乐学的文化社区的缩影。


■百年祠堂再续芳华

成了居民家门口上课的“学堂”


文艺在左,市井在右。 走进陈岩野先生祠,对面观光市场的烟火气还未完全褪去,但祠堂自带的厚重感已向来人透露出它的文化气韵,脚步不自觉慢下来,细细品味……


1-2.jpg

陈岩野先生祠。


在这里,有陈岩野先生铜像、讲学图、背面诗、灰塑、石碑等遗迹,清幽古典之中,似乎看到当年陈岩野先生弃笔从戎设账讲学,作育一方人才的激昂场景。


时光回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再续芳华。


2021年,北区社区活化利用陈岩野先生祠并联动罗学熞纪念大楼、吴宗伟文体活动中心、北区礼堂等阵地,开展文化、亲子、手作、讲座等系列特色课程,发掘社区文化新路线,成了社区居民家门口日常上课的“学堂”。


系列特色课程每天在陈岩野先生祠开展。


据统计,截至2024年3月,“锦岩学堂”系列课程已开展近200场,累计受益人数近40000人次,一批居民喜爱、拿得出、叫得响的社区课程,让不少像光叔一样参与其中的北区居民直呼“做得特别好”!


■立足本土开发特色课程

居民在学习中强化文化自信


少儿醒狮班小学员仲祈同学今年刚满11岁,他在妈妈的带动下,已经是“锦岩学堂”的常驻学员。


31d16b7ceacf1aa4c75f215a1a31abc_副本.jpg

仲祈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周六8点左右,老师还未到,仲祈同学已经到训练场做好准备,接下来的2个小时,他要跟20多名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上一堂醒狮训练课。相较第一次上课老师抱着他尝试跳梅花桩时的紧张和害怕,现在他已经熟练自如,自信地进行展示。


“这是很多孩子在学醒狮后都有的变化和感受”,仲祈妈妈分享道,以前在一些开业活动看到醒狮会很兴奋地‘哇哇叫’,现在他通过自己亲身去学才知道醒狮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要练很多基本功和技巧,但没想到他能认真地坚持了下来,每晚坚持练扎马步和俯卧撑,“整个人都很精神”。


“魂”在教育,“根”在本土。


1-6.jpg

“锦岩故事知多少”实地游览文化沙龙。


就像醒狮训练对学员们带来的积极影响那般,传统文化也在课堂中“活”了起来 。


“文化北区·锦岩学堂”开设的课程除日常活动、互动课堂,更是发掘北区醒狮、粤剧、永春拳等各类文化资源的课程价值,创新开班,开展“锦岩故事知多少”实地游览文化沙龙、“粤韵下午茶”、寻宝、集邮、导赏员培训、书画作品展等特色文化活动,在学习中强化基层文化自信,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


1-7.jpg

粤曲班二十多位学员认真学习。


周二下午4点半,粤曲班下课时间到了,二十多位学员意犹未尽走出陈岩野先生祠,手中的戏曲资料未放,眉眼稍上挑,还是刚刚学到的“盼”的眼神,给人一种校园学生放学时嬉闹散去的生气与活力……


■聚焦“一老一小”精准服务

儿童趣学、邻里互学、长者也有乐学


值得一提的是,“锦岩学堂”还聚焦辖区“一老一小”,一头牵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实施精准服务。


1-14.jpg

社校联动,更多学子、家庭参与了进来。


陈岩野先生祠驻点管理人员黄秋琴介绍,课堂、活动注重与北区幼儿园、本原小学、西山小学等学校的联动,如“心愿树”学生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家长一起走出家门参与公益,宣传北区历史文化景点、人物、美食、非遗项目等的同时,活动所得收益还用于慰问特殊儿童家庭,“让大家的节假日更有意义,这是我们坚持的初衷”。


1-10.jpg

长者课程丰富多彩。


而作为社区居民文化养老的平台,“锦岩学堂”积极搞活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丰富第二课堂(社团活动),拓展第三课堂(社区活动),社区老年学校的课程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经典的语言、书画课程,涵盖了书法、山水画、摄影等;又包括艺术普及类的舞蹈和声乐课程,如交谊舞、广场舞,以及声乐班和大合唱等;此外,还设有深受学员喜爱的养生健康类课程,如形体班和健康讲座等,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11.jpg

学员为课堂点赞。


在粤曲班授课过程中,北区社区戏曲艺术团团长何丰仪发现,学员们在社区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是互相影响的,“粤曲班中有很多学员同时学习了吹葫芦丝、拉二胡、合唱等,在音准和节奏上比零基础的‘靓’好多。”因此,针对学员的学习进度,何丰仪会安排不同的唱做教学和编曲,让学员们在多个课堂中融会贯通。


已经学习多个月粤曲的英姨深有感触,“刚退休时没什么事可做,会有失落感,加入粤曲班之后有很多同学,大家成为朋友,找到了再学习的乐趣。”


■多年浸润实现学员反哺

社区与居民都看到了更多可能


双向奔赴,会让教育更有温度。


如今,经过多年的浸润、创新与传承,“锦岩学堂”系列课程的学员,正在将自己所学的成果,用实际行动“反哺”社区。


1-12.jpg

醒狮班学员参与社区活动,大受欢迎。


北区社区文艺活动丰富,新春雅集、元宵巡游、中秋国庆庆典等节日气氛浓厚,每每此时,由葫芦丝、合唱队、交谊舞广场舞队、曲艺队、太极队、醒狮等课堂学员形成的表演队伍带来精彩节目,成为文艺活动中亮眼的风景线。


仲祈同学表示,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期醒狮班结束后,他将继续报名更多期继续深入学习,并带动学校同学一起参与进来,“现在只能参加一些小狮子巡游,以后要争取上台表演”,他自我鼓励道。


1-16.jpg

1-15.jpg

不少学员在课堂中表现突出。


春风化雨,细润无声,未来“锦岩学堂”还将探索与社区人才培养相结合。


已成立百年的北区醒狮团和2023年刚成立北区戏曲艺术团,“资历”虽不同,但都亟需新鲜血液的加入和培育。顺德区龙狮协会龙狮技艺专业委会员苏建恩、北区社区戏曲艺术团团长何丰仪都提到,将在醒狮班和粤曲班课堂中物色合适人选发展为骨干,庞大课堂队伍,实现以老带新、以老教新的循环。


1-17.jpg

学、养相融的“锦岩学堂”成为居民好“趣”处。


自带美好与温度,学、养相融的“锦岩学堂”推动了北区社区教育之花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灿然绽放,让社区居民看到了更多可能。正如光叔期待,“热爱就可抵岁月漫长,希望持续的课堂可以让大家的学习‘实’起来、‘活’起来,生活‘亮’起来。”


编辑:李小妮

设计:何旷

图源:北区社区提供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