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感动顺德!超罕见!“亲兄弟”都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生命!


他哥哥,叫李家声,是顺德区第1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骨髓中的干细胞)的人。


他是李家声的亲弟弟,叫李家辉,是顺德区第38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


他哥哥曾说:“能帮一个生命获得新生,做什么都是值得的”。


而他也总是把“做什么都好,不求什么,能帮到人就好”挂在嘴边!


他们是佛山首对、广东省第二对,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亲兄弟”!


_MG_7242.JPG

感动顺德的“亲兄弟”。


4月1日,顺德国资企业顺控集团纪委委员、顺控城投公司监察审计部部长李家辉,已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住了6天的院,注射了7次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他要让自己的外周血在短时间内动员足够数量的干细胞,再通过血液移植给那素未谋面的“朋友”。


虽然也听说打“动员针”可能会出现不适,且确实后背出现了肌肉酸痛的情况,但对于把献血看作家常便饭的李家辉来说是“小事一桩”,他心里更是一直装着“捐髓救人”的“大事”!


为了“大事”,他等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


李家辉是别人眼中的“辉哥”,不过,在哥哥李家声面前,他永远是弟弟。


李家辉7岁便失去父亲,比哥哥小5岁的他,一直跟着他哥哥的脚步前进。


从小到大,总是哥哥做什么,李家辉就跟着做什么。


在做义工、献血、入党、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些正能量满满的事情方面,也不例外。“年满18岁是不能献血的,之前看到哥哥献血,还拿了奖牌,就很羡慕,觉得这样能帮到人,后来成年后首次捐血就是自己坐公交去的。”李家辉回忆说。


哥哥李家声也回忆道:“我是在上大学前接触公益开始做义工的,一开始并不太明白做公益的目的,但做着做着就明白了其中的意义。后来,开始献血是在大学。而登记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在2008年,直至2016年成功捐献。很高兴自己做这些事都对我弟弟有一定的影响。”


2016年,李家辉是一名社工,那时,他也早已经是献血达人,也被同事称为正能量达人。哥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李家辉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后来,李家辉于2019年在一个合适的机遇下,果断留样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此后,便开始期待自己也能“救人一命”……


这一等就是3年,2022年,李家辉接到电话称,他的造血干细胞初步与他人配对成功。为此,李家辉做了一系列准备,可惜后续没了下文。李家辉明白,这一般意味着对方的情况不理想。


2023年8月,李家辉再次接到初筛匹配的电话,毅然同意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在完成高分辨采样配型、体检后,接下来就是等待下一步的捐献了。


可是,一直等到11月都没有新的消息。这时,李家辉不由得又失落起来,心想会不会又是跟上一次的情况一样。为此,李家辉主动询问顺德中心血站,并得到回复称是因为对方病情恶化了,捐献行动得搁置。


虽然计划被搁置,但李家辉这段时间心里一直惦记着需要他的造血干细胞的患者,并时刻准备着,“从我接到消息后,我就暂停了捐血、捐血小板,避免影响身体状态,好随时能捐造血干细胞!”


李家辉就像一名随时准备奔赴战场的战士。过完2024年春节后的初八,顺德区中心血站就在相关群里征集血小板捐献者。以为没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李家辉报名了!想起这,李家辉说他现在还有点后怕:“当时医生问我有无感冒,我是没有感冒,但有点痰。医生就不让我捐,担心捐了也不合格。好在当时没有捐,真怕那次捐了影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仅仅一个星期后,2月21日,李家辉又接到通知:需要找个时间尽快去体检,对方身体情况好转,可以执行捐献造血干细胞计划。


由于上次的体检报告已经过期,李家辉就立即去体检,并顺利通过。为了保持好的身体状况,李家辉这段时间尤其注重锻炼和饮食健康!


_MG_7205.JPG

李家辉正拯救他人。


终于,4月1日上午,李家辉的血液带着希望,输送给了那位让他牵挂许久的“朋友”


李家辉说:“希望能帮到对方,也希望对方以后的路一切顺利!”


_MG_7213.JPG

顺德区纪委监委、区国资局、顺控集团、顺控城投公司等相关领导亲切慰问了李家辉。


在天国的妈妈一定会为他感到骄傲


在这次捐献中,李家辉心里除了挂念最多的受捐者,还挂念着自己的母亲。


李家辉说,哥哥捐献骨髓时,妈妈是来到现场的,如今,轮到他时,遗憾的是没能见到妈妈。他多么希望母亲也能来到身前,跟他说,“好样的,回家多煲汤给你喝,好好补一补!”


原来,李家辉的母亲于2022年4月份因为疾病过世了。兄弟俩如此善良,根本的原因是受益于他们妈妈的言传身教。


李家辉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去世得早,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妈妈的身上。


因为要照顾两个小孩,加上身体不好,李家辉的妈妈没法长期稳定地工作,生活难以为继。


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家辉的妈妈一个人含辛茹苦,每天省吃省喝,支撑起两个儿子的衣食住行学。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下,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哥俩不能学坏,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虽然生活艰难,但绝不能学坏,要努力读书,回报社会!”是妈妈常常教导两个儿子的话语。


在如此艰苦环境下成长的两兄弟深感个中滋味,所以兄弟俩平时也会经常做义工、捐血,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即使帮不了别人摆脱苦难,也起码给到别人温暖。兄弟俩也如了妈妈的愿望,虽然没有做到很优秀,但最起码各方面都做到兢兢业业,不用妈妈再为兄弟俩操心。


_MG_7225.JPG

李家辉的荣誉证书。


“我兄弟俩也如了妈妈的愿望,虽然不是多么优秀,但最起码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工作稳定,生活幸福,不用她再为我们操心了。一直以来,我都很希望在各方面做出一点成绩给我妈看,让我妈放心,让她知道他的儿子真的长大了,可以独当一面了,可以帮人了,甚至可以救人了。”李家辉说。


用生命影响生命。李家辉的妈妈、哥哥用生命和行为影响了李家辉。而李家辉则同样,用自己的生命和行为影响自己的下一代以及更多的人。党员、义工达人、献血达人、防疫一线志愿者、顺德第38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等标签正是李家辉给的答案。


李家辉说:“这次能捐髓救人让他感觉很开心,他相信远在天国的妈妈一定会因为‘她的血脉,救了两个人的命’而自豪……”


■感谢语

  很感谢来自顺德这座有爱之城的两兄弟的爱心之举,要知道非亲缘之间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相合的几率是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两兄弟都能与患者配型相合的概率就更低了。广东省自第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以来,已有20多年历史,亲兄弟都成功捐献的,目前只有两对。希望更多人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的行列里,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七级职员裴炀


编辑:邹建华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