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年春节回乡之际,我顺路走访了大化县的都阳中学,亲眼目睹了这里的变化。校门、教学楼、运动场、教师宿舍以及花草树木等,均焕然一新,校园布局经过重新规划,面貌一新,让我不禁感慨时代变迁之迅速。
我从百度百科了解到都阳中学校史:都阳中学地住大化县中部,创办于1956年,原名“都安县第一初级中学”,1959年5月改名为“都阳初中”,1968年增设高中部,校名改为“都阳中学”,校名一直沿用,2003年9月高中部撤并。
我与都阳中学有着不解之缘。我的家离此仅20余公里,盘山公路蜿蜒其间。12岁那年,我离开村庄来到这所中学就读初中。不到半年,我便回到村里继续我的初中学业。初二时,我跳级参加全县高中考试,并成功考入都阳中学,之后转学到县城的一所高中。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都阳中学任教,这是我三进三出的单位,也是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在这里,我度过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8年时光,与一群年轻人同住在学校里,日子热闹非凡。下班后打球或参与其他娱乐活动,周末聚餐,偶尔还会和同事一起上山砍柴。年轻的日子真好,那些往事至今历历在目。
这里曾是我每天奔波的地方。凭借记忆,我重温了30年前学校的风貌。曾经的校门是两扇对开的大铁门,无论寒风露雨,始终守护着学校的安宁。如今的校门方正,门楣上镶嵌着金黄色的“都阳中学”字样,显得庄严稳重。昔日的泥沙运动场已换成300米塑胶跑道,两栋三层的教学楼让位给了新的教学大楼,砖瓦结构的教室不复存在。篮球场、排球场旁的木菠萝、龙眼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校道兼篮球场,从校门口即可望见小山包。梁师傅每天敲打的吊钟已停用,办公室前的相思树也不见了。过去的大礼堂如今成了学生宿舍,校门口右侧的小楼和围墙边的菜地改建为办公楼,教育组的一排办公室则变成了新的教学设备楼。学生的砖瓦宿舍平房升级为公寓,教师宿舍则变成了公寓大楼,运动场边的低矮住房同样更新为教师公寓。通往小山包的龙眼树换成了玉堂春,小山包上新增了一栋教学楼。30年来,校园变化巨大,唯有学生饭堂后的饮水水池和大榕树依旧保留着原貌。
近年来,学校享受到时代经济改革的红利,都阳中学的办学硬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园布局整洁有序,数栋楼宇整齐地排列在校园内,每栋楼的外墙上都书写着各种励志标语,校园书写着对学生的希望与鼓励。都阳中学门前的野马河依旧流淌,每到雨季,山水顺着河流向大河奔去。教学楼的方位未变,仍坐北朝南,背靠都阳山脉。站在教学楼上,可以眺望红水河,许多师生从这里走出山坳,踏入大都市,有着近70年校史的都阳中学,为社会输送不少大学生,培养很多能工巧匠,这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时光流逝,物是人非。在学校宣传窗的教职员工介绍中,我找不到曾与我一同分配来的同事,即便是临近届的师兄弟也难觅踪影。然而,在宣传窗的名单中,我看到了曾经的学生,他们拥有高学历,成为高职称的学科教师。学校的办学效益不断提升,奖状琳琅满目,声誉日益卓著。时光如织,都阳中学以其办学成绩闪耀着光芒。
时间如同一滴水,映照出过往的欢乐与悲伤,弹奏着世事的变迁。时光锦绣都阳中学,未来的办学效益,将一幕幕在眼前延展,或是浓墨重彩,或是轻描淡写,风情尽在眼底。
作者:韦 生
学校:顺德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