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推进“百千万工程”,体现八个动向


12月7日,杏坛镇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会,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担当作为、争先创优,全面部署“百千万工程”工作,为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杏坛落地见效。


当天,大会传达了省市区“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精神,并围绕人居环境、乡村振兴等方面对干部分片包干进行了专题业务培训。杏坛镇农业农村办、古朗村也作了经验分享。


微信图片_20231207221013_副本.jpg

杏坛镇召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会。


杏坛镇党委书记孙春刚在会上强调,杏坛要扎实做好督查整改、环卫保洁、对口帮扶、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等工作,也要聚焦杏坛“3510”战略,高标准实施“八大工程”,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深入、实现跃升。


12月1日上午,顺德召开区镇村三级书记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会。强调全区上下要树立竞标争先、系统谋划、长期作战、“包工头”等“四种思维”,努力在“百千万工程”中干出新业绩、闯出新路子。其中,大会还提出要聚焦环卫保洁、城市部件、城乡秩序整治三大行动。


如何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品质环境?在杏坛镇“百千万工程”工作中,重点部署了该项工作。当天,杏坛镇农村农村办,杏坛镇城建办、杏坛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杏坛监督管理所等部门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品质提升进行分片包干专题培训。


此外,推进乡村美丽建设,乡村振兴发展也是“百千万工程”的核心要素之一。杏坛镇乡村振兴班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杏坛全面实施《杏坛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长效工作方案》,整改环境问题超1.2万宗,建设“四小园”277个,整治提升窝棚100个,重塑秀美田园风光。


接下来,镇乡村振兴专班将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持续提升乡村环境,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2016年:古朗村内名胜古迹甚丰,素有“三关”“六寨”“五拱桥”之称,还有古牌坊2座,黄箫养古墓1座。古朗村也是顺德著名的“长寿之乡”和“古树博物馆”。(大雄摄)_副本.jpg

古朗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


今年,古朗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杏坛镇古朗村党委书记梁耀华介绍了古朗村的发展经验。他表示,古朗村扎实推进“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提效古朗范式”,通过领岗党员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政策宣传并且开展讲座活动,充分调动党群力量深入参与“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


“百千万工程”重点关注镇域经济发展、城乡风貌提升、水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问题,这与杏坛镇提出的“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战略高度契合。近年来,杏坛规上工业总产值稳居全区第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员设岗定责提效、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等工作均取得较大飞跃。接下来,杏坛将高标准实施“八大工程”,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深入、实现跃升。


具体而言,包括实施新材料、新能源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实施高新区、临港经济生态圈提质工程;实施青年人才“一十百千万”工程;实施“水乡杏坛”建设工程;实施水产养殖类预制菜产业高地建设工程;实施“杏育优才”教育优先发展工程;实施“最岭南·在杏坛”文旅提质“X9”工程;实施“有岗有责有为”的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提效工程等。


孙春刚表示,“百千万工程”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责任担当工程,对杏坛城乡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要拿出“头号工程”的力度,把握发展重点、提升发展速度、强化发展保障,将高质量发展蓝图一步步变成“强镇兴村”实景图,推动杏坛“双轮驱动、三产融合、绿色发展”不断展现新气象、迈上新高度。


编辑:袁永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