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宫”“风调雨顺,镇泰民安”……10月18日正午12点,随着一声锣响,在一阵炮声中,均安传承170余年的非遗民俗盛事——关帝侯王出游再度重启。13台八音锣鼓柜,均安各村居上千人的巡游队伍齐聚三华帝王古庙,一同请出“关帝”和“侯王”的銮舆,拉开这一非遗“盛宴”的序章。
当天吸引了近2万人次参与。
“人山人海”已经成了均安关帝侯王出游活动的有力概括。当天,出游仪仗队伍从三华帝王古庙出发,依次途经东门、启明街、阳光新城(涌边)、三驳桥、怡华园、假日酒店、恒安路、环山东路、豸浦、上村,最后从上村回到帝王古庙,完成第一天的巡游。
銮舆起宫巡游送福。
两顶300多斤重的关帝、侯王銮舆,在10几位壮汉銮舆手的肩担上有节奏地颠动,居民热情地簇拥在銮舆两边,不时伸手触碰罗伞,派上大吉大利的利是,以沾好运。悦耳的八音锣鼓声、华丽精美的罗伞、笑容洋溢的众人……现场热闹非凡,洋溢着祥和、欢快的气氛,大伙儿好好地去感恩、庆祝、祝福、游乐,每个人都通过满满的仪式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当前,汉文化俨然成为了年轻群体热捧的潮流文化,如何将这同样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汉文化与均安本身的关帝侯王出游的活动相结合呢?巡游当天,城网君在现场也探寻到了答案。
“武镇天王杰哥”。
2023年均安关帝侯王出游是继疫情3年停办后的再度重启,有别于往年的传统巡游队伍,今年新增了汉代将军及士官的阵列,更以“百年雄风”为主题,匠心打造PLUS版非遗民俗巡游盛会。其中更是邀请了全平台粉丝近300名的甲冑历史武备博主、中国甲冑复原师“武镇天王杰哥”参与到本次巡游中,为关帝侯王出游保驾护航。
众人纷纷和“将士们”合影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武镇天王杰哥”及其团队身着古代将士甲冑出现在巡游中,也成为了前来参与活动的市民朋友的“打卡点”。“本身我就很喜欢像‘关帝侯王巡游’这类型民俗活动,同时也对汉文化中的分支——甲胄特别感兴趣。真的想不到‘武镇天王杰哥’真的会参与本次巡游活动,很惊喜也很激动。”从南海区赶来的吴磊明兴奋地向城网君分享到。
华丽精美的罗伞也让人纷纷赞叹。
关帝侯王出游作为均安一项传承百年的民俗文化盛事,更是在2015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也是维系均安人民之间情感的纽带。
对于这项活动的传承,均安当前也是在积极的探索。青年文化元素的融入,也让青年群体更进一步的参与其中。在活动现场,城网君不乏看到巡游队伍中存在着“青年力量”。无论是活动形式的创新,还是文化的传承,均安青年一代也正用厚实的肩膀从老一辈肩上接过銮舆的担木,扛起这一份传承的责任。
派发好运的利是。
“好的文化我们应该积极的去传承,不应该让它没落。”作为本次巡游队伍中的锣鼓手的王海是一名95后,他表示,自己是在外公的影响下,喜欢上了八音锣鼓,而今年也更是能参与其中,这对他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一次“荣誉”的收获。
“青年力量”在巡游队伍中“发光发亮”。
如今,这项百年民俗也融入了一些新元素,结合青年文化创意元素打造“关帝墟”,让传统适应当代文化需求,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追求,让其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扬。更在10月21日和22日,在均安鹤峰社区李文田会馆广场举办“关帝墟”美食文创市集和“关帝墟”造艺计划,设计了以均安风俗与地域特色为元素的文创产品。
从“关帝侯王出游”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
“关帝侯王出游”已经传承170余年,传承发展到现在,这项民俗盛事渐渐多出了一些“新风味”,青年力量、汉代文化、青年潮流创意等新青年元素正为这项传统的活动增添亮色,同时也希望这抹亮色能让“关帝侯王出游”这一盛事越办越好。
编辑:刘远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