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的他,为保护半生的“至爱”找到主人

“我想真正地保护好它们。”9月27日上午,在清晖园博物馆,年过七旬的李炎忠讲述着他捐赠藏品的初衷,眼睛里透露出的是坚定与决心。


daxie.jpg

9月27日上午,清晖园博物馆举行“李炎忠先生捐赠答谢会”。


当天上午,清晖园博物馆举行“李炎忠先生捐赠答谢会”,今年5月,清晖园博物馆收到了来自李炎忠和女儿李洁明捐赠的73件/套藏品,藏品类别众多,以清朝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实物资料为主,包括土地买卖契约、课本书籍、粤剧歌簿等,对研究顺德当时的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微信图片_20230928174103.jpg

李炎忠和女儿李洁明(左一)共同向清晖园博物馆捐赠藏品。


据了解,李炎忠捐赠的地契文书共计27件/套,从清道光年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间跨度120年,均为买卖田屋的证明凭证。这批地契文书(含买卖场所、地价银两、立契程序等信息)生动反映了当时顺德的土地买卖情况,对研究顺德地方史有重要价值。


IMG_8140.jpg

IMG_8137.JPG

李炎忠捐赠的部分藏品。


“清晖园对历史文物的重视度很高,交给她我很放心。”李炎忠表示,自己年轻时就有将旧物件保存下来的习惯,久而久之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而保护好这些文物也似乎不知不觉成为了他的使命,时光流逝,李炎忠曾搬家多次,每一次都不会让这些“宝贝”有任何闪失。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收藏技术,李炎忠很担心自己保护得“不周到”,“我需要找到能够真正保护它们的主人,希望它们能够完好地保存下去。”李炎忠说,于他而言,这次的捐赠是顺德情怀与文物保护的“双向奔赴”。


在接收藏品回馆后,清晖园博物馆文保团队有条不紊地开展藏品入库工作,其中包括逐件、逐项清点整理、登记入账、扫描存档、藏品拍照、无酸纸包装以及入库排架。

   

微信图片_20230927233228.png

对捐赠的藏品进行清点整理。

 

由于部分纸质藏品,存在虫蛀、霉斑、破损等情况,不利于长久保存。为了更好地活化藏品,发挥藏品价值,清晖园博物馆邀请了有30多年专业工作经验的姚忠信师傅现场查看藏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34件/套纸质藏品进行托底以供日后展出。


微信图片_20230927233201.png


中华民国二年《新旧青云文社公车文武印金进支撮録》托底前后对比。


其中,托底后的《新旧青云文社公车文武印金进支撮録》,印证了大良龙氏与青云文社渊源。据介绍,青云文社是保存、发扬顺德文脉的文教组织,龙氏为最初组织者,始终参与文社运作。


22.png

“大中华”广告宣传纸托底前后对比。


另外,清晖园博物馆也对民国的结婚证书、广告宣传纸,当代社员公分手册、社员经济手摺等进行托底,它们从“衣食住行”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托底后的藏品,满足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和长久保存的要求,充实了我们馆藏中契纸文书类藏品。”清晖园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专门为李老师做一个捐赠展览,后续也会推出更多的展览,让市民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也是为了向捐赠嘉宾致谢,更期待唤起更多市民对文物的关注。”


封面面.jpg


为了感谢李炎忠的无私捐赠,清晖园博物馆复制了部分藏品,回赠予他,以作纪念。


此外,李炎忠表示,捐赠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心里感到十分欣慰。“我期待着清晖园以开设‘捐赠展览’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顺德、认识顺德,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李炎忠说。


当天,为了感谢李炎忠的无私捐赠,清晖园博物馆复制了部分藏品,回赠予他,以作纪念。


清晖园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晖园博物馆作为国有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向社会征集各类藏品,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加强博物馆的自身底蕴。未来将不负众望,尽心竭力做好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和展出工作,为市民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编辑:李素芳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