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视频感受三洲墟的热闹↑
伦教三洲墟的魔力(影响力)有多大?未见其面,先闻其声(名声)。
今日一早(三洲墟逢周日上午开,休市除外),随机预定快车出行,上车不到两分钟,司机说,接到去“三洲市场”这个单就有点“头痛”,“每次都好多人去,塞车”。
“是不是经常有人从大良这些镇街过去?”“系呀,周周都接到有单。”
“你有没有逛过,买买东西?”“有,肯定有,家里人都经常去。”
十多分钟,车刚到龙洲公路与伦教德政路交界处红绿灯,嘈杂声就穿破车窗传了过来,对面马路,乌泱泱的一群人伸长了脖子等着过红绿灯。
现场可谓人潮涌动,摩肩擦踵,拍照都看不到路了。
下了车,跟着人群过斑马线,刚到墟市边上,突然有一种“过年赶集逛花市”的错觉,太热闹了!男女老少来来往往,每一个摊位前都站着人,淘货、挑选、砍价……人间烟火气息瞬间就拉满了。
逛三洲墟市,根本停不下来
三洲墟日有什么?那真的是:看不过来,数不过来!
各类商品应有尽有,买东西要火眼金睛、速度要快、讨价要准
鸡鸭鹅、鱼虾蟹、花卉绿植、煎堆油角、瓜子糖果、蔬菜瓜果、厨具农具、服装鞋袜、特产小食等琳琅满目、千奇百怪,各摊位纵横交错分类摆放,大有“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架势。城网君观察到,市民穿梭其中,大部分人走几步就要停一次,不是要买这个,就是问问那个,逛着逛着,停不下来,根本停不下来!
更惊奇的是,随便问一问人,不管商贩还是顾客,都有可能是从广州、清远、中山等外地以及顺德其他镇街专程过来的。墟市进口卖绿植的霍老板来自陈村,每周日他起得都要比平常早两个钟,“五点开始装车,至迟七点就要到摆好摊”;卖茶叶的杨老板店在大良,坚持在三洲墟摆了十几年;卖龟的坚哥养殖场在勒流,他家的龟特别畅销;凤姨家住番禺,几乎每周日都过来买菜,“最喜欢本地蕉,一蚊一斤,来迟就没了”,这次她拉的拖车已经塞得满满当当,“够吃两三天了。”
每个摊位面前都围着等待的人。
未吃早餐的城网君在每一个摊位老板的吆喝下,试吃现切水果、鲜榨果汁、茶、糕点,不一会就饱了腹,没到20分钟手上就拎满了东西,虽然天气热汗直流,但一整个就是身心舒畅!
市井之貌,还原生活百态
“买唔买都要来行下,屋企近”,正如三洲村民秉叔所言,“逛三洲墟市”已经是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伦教自古就有墟市,比如逢日期尾数为3、6、9的霞石墟, 1、4、7的鸡洲墟,以及流传至今的星期日三洲墟。
小时候跟着爸妈来逛,现在成为了爸妈,也带着小朋友来逛。
汪曾祺在《人间滋味》里写过,“看看生鸡活鸭、新鲜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三洲墟市人声鼎沸的烟火气息,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承载着很多市民的回忆,也给很多年轻人带去了新的体验,更是远近村民推销土特产、带动乡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洲市民华姨就表示,“细细个逛到大,墟也变了很多,以前大家随意些,现在有部门统一管理,整齐干净好多。”
而于城网君而言,第一次逛三洲墟,吃喝玩乐的背后,从快节奏的生活中短暂逃离出来,即便只是看个稀奇古怪、讨个热闹,都直接体验到了一种新鲜感、放松和快乐。
大家手上都是大包小包,尽兴而归。
时间来到中午12点,现场人流渐渐散去,两手拎着“战利品”,城网君正准备打车返程,鲜花摊位的梁老板叫住我,“前面仲有服装区同埋食野嘅,你逛咗未?”
“前面?哪里?三洲墟不是这一块吗?”
“唔系啊,前面仲有好长,你行就有排行啦”
顺着梁老板手指的方向,蓝蓝的帐篷顶似乎看不到尽头,原来刚刚逛的只是“主场”,三洲墟市延伸出周边街市的兴旺,越来越盛。看着手里拎不动的东西,“只能下次再来了。”
坐上车,吃着刚买的伦教糕和炸番薯,心里计划着下一次的“三洲墟市之行”……
编辑:李小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