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底气。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实施2023年“顺德匠培,湾区我能”特色技能培训项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技工队伍,培养中青年优秀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即日起,本网推出“制造强区 顺德有我”青年新工匠系列报道,展示特色技能培训项目成效,用工匠的精神带动更多人,助力顺德打造最友好的制造业强区。
走进北滘职业技术学校,有这么一群青年,他们在沉寂黑夜里挑灯夜战,在操作台上精益求精,不断追逐知识之光。这些青年尽管来自不同行业,但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参加青年工匠培训,自我增值,而周建丰就是其中一员。
1996年出生的周建丰,是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机器人应用测试工程师。平时主要负责各部门协调沟通,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需求,搭建和维护测试环境,并且对各款机器人进行测试,协调研发人员完成问题整改和完善程序设计。
从事机械行业五年的他,测试机器人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面临一些突发故障或者研发人员不足的情况。这时候,他需要去做有关研发的工作。工作量增加是小事,没接触过C语言的他感觉到了困难。他决心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2021年,他报名了东北大学的专升本,并成为了一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
近期,他还参加了由顺德区民政和人力资源保障局主办的“顺德匠培,湾区我能”2023年顺德特色技能培训的工业机器人青年工匠培训班,接受120学时的系统培训,每周都到北滘职业技术学校宝宏智能制造产训中心上课。
培训时已是黑夜。
白天的时间正常上班,晚上的时间则六点到十点参加培训。培训之后,十点至十二点,在家复习或者学习专升本的知识。面对专升本明年毕业的压力,上网课、线上考试等紧密安排的辛苦,他却说熬过了就好。
北滘职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教师梁子明评价他:“周建丰平时上课积极好学,学新知识也很快,一下子就能明白这节课要讲的重点。课后有问题也会找我进行巩固,有时解答疑问会比下课时间更晚。”他对周建丰培训时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周建丰对这位教师即将教授的课程包括在线编程、离线编程等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北滘职校的教学资源社会共享,既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又实现了社会价值,很多学员早早就来练习机器人操作,周建丰也是其中之一。
昇辉控股有限公司的运维工程师林子杰是周建丰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同时他也在工业机器人青年工匠培训班,“他对于机械和软件调试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钻研这方面,在职校也参加过一些比赛,当时约他打球他都不去。”感兴趣、肯钻研是周建丰“抵抗诱惑”的最好办法。
谈到兴趣的来源,周建丰说,通过朋友、师兄之间的沟通,向前辈请教等方式,自己逐渐确定了职业的方向。对他影响最深的是,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个师兄,听着他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周建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坚持着学习和进步,直到今天。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对他来说,只要有兴趣就能克服。
要成为驾驭机器人的那个人。
“我对机械和机器人很感兴趣,专业也对口。刚毕业时,在第一家公司就是做机器人行业,现在也仍然从事这一行。也正是因为兴趣,才参与相关培训。通过青年工匠培训班还可以考取由广东省机器人协会颁发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中级证书,对我后续的工作也有很大的作用。”周建丰说,“工业机器人是我职业发展方向的首选,现在很多工作都被机器人取代了,我不想成为被取代那个人,所以我就要成为驾驭机器人的那个人。”打算继续在机器人行业深耕的周建丰对未来充满憧憬。
青年工匠培训班,周建丰在这里学习。
据悉,“顺德匠培,湾区我能”2023年顺德特色技能培训计划扶持60个项目,将开展“劳务协作培训计划”“青年工匠培育计划”“粤菜名厨培植计划”“一镇一品技能人才强化计划”“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等五大专题项目,促进劳动者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培养一批中青年优秀技能人才,为加快顺德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扶持企业创新发展、服务企业用工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编辑: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