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人干了多少“离经叛道”的事?

顺德人既然被称为“可怕的顺德人”,那必然干过些“离经叛道”的事才担得了这“可怕”二字。你能想到顺德有哪些“离经叛道”的人和事呢?


说到顺德的“离经叛道”,首先想到一群人——追求独立、拒绝婚嫁的顺德自梳女。不同于“女性独立”的思想愈演愈烈的当下,我们可以对“不婚主义”“丁克族”习以为常;几百年前,自梳女梳起不嫁的“非主流”生活方式在当时人的眼中就是“离经叛道”。


49e3a20200318185507671000.jpg


据顺德县志记载:当时顺德蚕丝业发达,许多女工经济独立,她们看到一些女人出嫁后在婆家受气,因此不甘束缚情愿终身不嫁,于是产生了自梳女。


3d29a20200318185004968318.jpg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顺德缫丝业受到严重打击,靠蚕丝业为生的顺德自梳女纷纷失业。于是她们只能离开家乡,去往香港、澳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做“妈姐”(即家庭女佣)。据记载,当时仅均安沙头这一个村,去新加坡的妈姐就超过100人,如今均安沙头的冰玉堂就是后来新加坡顺德均安沙头同乡会在沙头筹建的华侨姐妹安老院。顺德自梳女即使远渡重洋寄人篱下,他们依旧不放弃自己的追求,努力生活,养活自己、帮补远在家乡的亲人。


除了自梳女,顺德的企业家也是敢于“离经叛道”的。顺德如今庞大的家电产业的崛起,也是从一次离经叛道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顺德家电最主要的产品是风扇,这里一度是国内最大的风扇生产基地。电风扇最开始的扇叶是金属制的,为了改用硬塑料,别人规规矩矩地打了一个又一个的报告上报,顺德人却敢一个报告都不打,说改就改,说量产就量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顺德裕华风扇厂厂长区鉴泉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款塑料材质替代金属的新型电风扇,立马托亲戚从香港买到两台并进行拆解。随后顶着压力,将这种全新的塑料风扇进行量产。不久,这一冒险行为取得成功,1985年,裕华风扇厂成为广东产值最高的乡镇企业。


顺德人的机遇向来不喜欢等别人给,而是喜欢通过自己改革来实现。1992年,顺德撤县设市,在“厂长负赢,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的背景下,顺德启动了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人们将这一改革形容为“拆庙搬神”,先拆庙、后搬神,所有的改革先从政府开始,先把机构拆了,把人搬开,再开始转化。最后将顺德56个党政机构精简为28个,各部门的内设机构精简了125个、临时机构撤掉了近100个,在编人员精简了223人。然后再完善政策,想办法给事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打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这次的改革绝对是一部难棋,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中途也曾经被质疑过“私有化”、被斥责过这是离经叛道的行为,可咬一咬牙,就扛过来了。顺德总共经历了4次这样的大部制改革,从最初95%以上都是国有企业到现在95%是民营企业,如果没有最初“离经叛道”的大改革,是不能实现的。


从古至今,顺德人“离经叛道”的行为不在少数,“可怕的顺德人”不仅“可怕”在愿意冒险,还“可怕”在敢于担当。若是没有这些敢于离经叛道的勇气和坚持,顺德也难成为如今的全国县级经济之最了。


编辑:张紫雯

来源:综合整理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