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石旧墟是什么样的?一起来听听老顺德人的回忆

说到顺德经济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最原始但仍至今活力澎湃的墟市。古人认为,日中为市,聚则盈,散则虚。“虚”、“墟”同音,后人就沿用这个“墟”字。


墟最早的用途不外是农民在闲暇时光凑在一起相互交换日常用品的集散地。所谓“晨朝趋至,迄午为罢”。摆卖的时间长了,就多约定俗成地成为各种货物摆卖的专用场所,如早在明代或以前,不少墟都逐渐形成固定的墟日。墟作为一个自然形成的经济结构其实是顺德从农业经济转向小农商品经济的重要源头。伦教街道现仅存的墟日有“1、4、7”鸡洲墟,“逢周日”三洲墟,“3、6、9”霞石墟。


微信图片_20220507144942.jpg


下面让我们一起听听霞石村村民们对霞石墟的回忆吧~


旧墟地址


系改革前,霞石墟每逢3、6、9都会系旧菜肉市场举行,当时分成上下墟,系宜家既霞石祥和路直路及上直路交叉路段。


微信图片_20220507145132.png


旧时会有一啲理发摊位、卖艺摊位,例如:心口碎大石,仲有讲故既摊位,好多其他镇街过黎趁墟既人,都系步行或者撑艇仔,每日朝早都会有人系艇仔上卖粥,因为当时旧菜肉市场附近都系河,所以系艇上卖既粥被叫做艇仔粥。


沿河边开设有渡口,从番禺、顺德其他县乡既摊主以河运既方式运输瓜菜、干货、河鲜等商品上岸,沿路仲开设酒楼、药店、理发店。


旧墟商品


同埋社工一齐听康伯讲旧时墟日既故仔仲有几位高龄长者,讲到一啲特色摊位既时候,距地都有同我地分享,以前一啲印象比较深刻的摊位,如:讲故、剪发、脱牙、卖舞、卖艺、豆腐档、淋菜的蛇桶、淋花射花工具、蔬菜种子、大茶会、雪条、书报摊、特色花生糖、麦芽糖、补鞋、卖番薯等等。


旧墟老手艺之代写书信


康伯仲同我地讲到书信代写系中华民族的传统行当,正所谓:家书抵万金,系游子与家人之间的线,旧时代村民文化水平较低,代客写信既人都算系文化人,系个个无手机既年代,书信系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既重要渠道。虽然宜家书信卑手机取代咗,但留低既系永恒既温情!


旧墟老手艺之补鞋补衫


补鞋,补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旧鞋合脚,好穿”,系旧时既年代,着烂既鞋唔舍得丢,就会系趁墟既时候搵修鞋匠修补完,摞翻去继续着。


微信图片_20220507145059.jpg


霞石新墟变成什么样?


现在的墟日,也是逢3、6、9在霞石市场对开广场、左边、后边至霞石公园地段左右两侧摆摊开墟,依次分为:水果区、瓜菜区、禽畜区、干货区、百货区、服装区等。


更有村民采摘的蒲公英、过天芒、老鼠拉冬瓜、崩大碗、鱼腥草、车前草、野芥菜等中草药,自养的小猫小狗,自捞的黄骨、泥鳅、生鱼、黄鳝等。见过的,没见过的,大开眼界,任君选购。


从前的墟日沿街摆卖的老手艺,如加墨代写书信、补锅的手艺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小家电、车辆维修店以及手机店开门迎客,满足村民日常生活所需,村民不再为两口米而烦恼,表现生活水平的提高。


编辑:左翠银

来源:星光社工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