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粉已经有90多年的历史。大约在清末民初,顺德陈村人黄但创制出一种以薄、爽、滑、软为特色的米粉,声名鹊起,当地人称之“粉旦(但)”。
薄、爽、滑、软的陈村粉,正是顺德人追求极致的个性体现。而它诱人美味的成因,便是它独到的制作工艺。
陈村粉的制作工序复杂而严谨,每一个步骤均有讲究。
选米——新米存置半年再用,使粉质爽滑。
搓米——在盆中反复搓洗20多分钟去除表面米皮,便于浸透。
浸米——浸泡时间需根据天气寒暑灵活调整。
磨浆——青石打造的石磨,匀速慢磨,每分钟控制不超过60转的慢速,才能使得磨出的米浆细腻幼滑。
调浆——稀稠度要极之准确,过稀过稠都影响陈村粉分片的厚薄度、及厚薄均匀度、粉片粘度等口感属性。
蒸粉——以传统工艺制成的陈村粉,蒸粉的火力、时间也要严加控制,在沸水中,采用锡盘隔水蒸1分半至2分钟即可;
切粉——陈村粉的切粉刀法,也存在着一套学问,在丝条状的切粉时,落刀要快而准,要有弹性,把粉切成丝条状,也从不粘刀,其韧性如银丝细面。
这样制作出来的粉,厚度很薄,只有0.5-0.7毫米;薄可透明、通透洁净、爽滑可口,像缎子一样亮丽、纯白,没有任何化学成分,只有天然纯正的米香味。
陈村粉的传统食法有凉拌粉、捞斋粉两种:摊凉的陈村粉切作细条状,传统凉拌粉需拌上香油、酱油、酸姜丝、炒芝麻调成的佐料,传统捞斋粉则将陈村粉在沸水中烫软、捞起、滤水,配上味碟、小料。
说到这,大家的口水是不是要流出来了呢?!找个时间来陈村嗦一碗陈村粉吧!
编辑:左翠银
来源:广东发布、方志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