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我们推出《城网视点》评论栏目,表达城网及关心热爱顺德的网友对顺德发展、建设的点滴思考与建议,对顺德的每一个进步鼓与呼,为顺德的每一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为这座城市的更加美好贡献我们共同的智慧。
■程望平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着一个网络活动,2020年度顺德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的公众评议,四个相关的机关单位一起“亮相”,接受公众的全面测评。
起初的感觉是这样问卷是不是太有些“简单粗暴”了,直接就是“满意”“不满意”“一般”“不了解”这样的选项,而且还是单选题,纯粹就是凭感觉凭印象打分,有些太主观了,连讲理的机会都不给,实际工作中的苦处、难处连表达的机会都没有,更遑论解释一番了,这样的评议对机关单位是不是有些不公平。但慢慢品了一下,却觉得很有些“味道”——公众本来就不是专业人士,所有接触下来的感受当然是主观的,好就是好,满意就是满意,反之就是不好与不满意,懒得有那么多时间来探讨那些专业的细节,也未必有精力来体谅那些或有或无的难处。从这个角度看,此次的公众评议还真是遵循着“公众感受”就是最大的“理”这样的原则。
中国人有句老话说,“话不说不明,理不讲不透”,“讲理”当然是社会体系应该共同遵守的一大法则,更何况是“法”。所谓“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无论是对执法者还是公众其实都明白其间的道理,但很多时候的冲突与矛盾却是在执法的态度与方式上。“讲理”的时候,“理”其实并无太多争议,但“讲理”的风格与方式所带来的感受却也许是大相径庭。“有理走遍天下”当然无可厚非,但“得理不饶人”的强势却往往容易让人抗拒。
此次评议的问卷设计直接凭着公众的主观感受来选择态度,让相关执法单位在实际工作中的难处与苦处没有机会去解释与表达,表面上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笔者倒是认为,这恰恰是给我们的机关单位一种提醒,就法律条文和国家政策的理解与解读而言,公众显然不怀疑这些国家机关单位的专业性,评的恰恰是在工作过程中不一样的工作方法与态度带给公众的不一样感受——如沐春风当然让人满意,体谅有加也能让人心生温暖。
更多城网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