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为守一份中秋记忆,他们坚持了14年!



当晨曦拂向东方,五千年的底蕴与温柔也跟着拂向了世人,2020年10月1日,国庆来了,中秋也来了。于顺德人而言,这一天吮田螺、吃芋头吃菱角是“必备节目”,但还有一种独家记忆,叫挂灯笼。


在容桂的一处寻常巷陌,75岁的潘叔和71岁的何姨这对夫妻俩,为了守住这份独家记忆,从2006年到2020年就一直坚持手工制作灯笼,送给亲朋好友、街坊邻里以示祝福,他们说,“人记挂这灯笼,灯笼系着中秋的味道。”


十几道工序融合

他们将百般传统形式浓缩在一抹微光中


何姨负责制作,潘叔负责画画写字。(顺德城市网俱乐部“Sandos”摄).jpg

何姨负责制作,潘叔负责画画写字。(顺德城市网俱乐部“Sandos”摄)


走进潘叔何姨家,挂在客厅天花板、墙壁上各式各样的灯笼就“毫不客气”地扑入眼帘。潘叔何姨不是手工技艺传承人,从初学乍练到炉火纯青,全靠自己摸索。潘叔介绍,开始尝试做灯笼只为满足家里小孩的愿望,从用废旧纸皮到换成卡纸,从平面到立体,夫妻俩利用闲暇时间,何姨负责制作,潘叔负责画画写字,一晃眼就走过了14年。


一拿起剪刀、直尺,何姨瞬间便全神贯注起来,两张普通的卡纸,似乎变成轻柔的彩带,在她的手中翻转飞舞。绘图、裁纸、画线、剪样、打花、贴合、装灯、装线、封合……一个多小时后,一个精巧别致的灯笼雏形露出了芳容。随即,潘叔左手拿起灯笼,思考片刻,右手挥起准备好的颜料笔,蘸染、轻点、换色,一朵娇艳的红牡丹便绽放在灯笼上,一笔一划,当灯光亮起的时候,这手工灯笼便有了生命。


练好基本功是个技术活,于是不记得的制作方法,就用纸笔记下来。.jpg

练好基本功是个技术活,于是不记得的制作方法,就用纸笔记下来。


看起来虽只有卡纸、吊绳、彩灯等几种材料,但做好一盏灯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几道工序,一步都不能少,贴合卡纸,边缘即使多1厘米都得精细裁掉。十几年的积累,何姨已经集成了一本厚厚的“宝典书”,平时出去行街或者看书上网看到好的看到好的款式,就拍照、打印或者画下来以资借鉴,夹在收藏册里。如今,仅款式就已经有了五十多种,叔叔的绘画则千变万化,梅兰竹菊、花虫鸟兽都有所尝试,生动有趣,“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第一代到第三代

他们说做灯笼是一件值得被探索的事情


好手艺离不开好创意,何姨拿出第一代灯笼,抬头与潘叔相视一笑,谈起灯笼,话中就全是温柔。


何姨家里珍藏着十二年前的第一代灯笼。.jpg

何姨家里珍藏着十二年前的第一代灯笼。


“十二年前的款式,就是简单裁剪卡纸成圆形或扇形,画上画或写上字,过胶,穿绳。因为单调,我们就开始思考做成立体,想起传统的灯笼一般都会放蜡烛,就用安全环保的彩灯代替蜡烛。有了灯,卡纸不透明看不到灯光,于是又添置了‘花模’模具、砧板和木锤,学习打出了不同形状的通花以便透光,已经做到了第三代。”在他们看来,做手工灯笼,讲究是的匠心独运,形状设计、灯笼绘画,都得细致构思,既要传统,又要融入现代元素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


看着潘叔何姨家客厅那个挂了五年多却丝毫没有变形的灯笼随风摇曳,经过精心扎制的灯笼在旋转中尽显古典美,让人突然间明白“取之自然,归于生活”就是这么一件简单的事。


做灯笼不为盈利

他们悦人悦己的同时也吸引了外国商家


今年9月19日,何姨到容新社区阳光花园教亲子家庭制作灯笼。(顺德城市网俱乐部“Savanna”摄).jpg

9月19日,何姨到容新社区阳光花园教亲子家庭制作灯笼。(顺德城市网俱乐部“Savanna”摄)


有手艺,有客源,曾经有人建议潘叔何姨用这门手艺赚钱,但他们拒绝了。何姨说,做灯笼是为了怡情养性,让老年生活有所寄托有所乐,只希望自己做的时候开心,收到灯笼的人也开心。因此,潘叔何姨给灯笼起了个名字叫“开心灯笼”,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在闲暇时间,潘叔何姨还热心社区公益活动,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孩子们,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何姨的学生、街坊邻里也会经常给她送来卡纸、纸巾筒、利是封等资源再用做成“礼炮”、礼盒等,那份深沉的热爱,潘叔何姨就这样一点一滴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因而,来买灯笼的人似乎也懂得这一份珍贵,每一年都有人上门挑选,甚至在中秋前一两个月就提前打电话预定,今年潘叔何姨已经把接近两百个灯笼送到了不同的人身边,有的街坊买一次还会重复用几年,节日挂出来,节后收好,享受着自家这独此一份美好。


精致的手工灯笼。.jpg

精致的手工灯笼。


口口相传中,潘叔何姨这一份手艺,不但征服了顺德人,还吸引了外国商家的到来。几年前,何姨家的一个亲戚拿了灯笼到新西兰,有一家外国人经营的专门卖旗袍、太极服等中国传统物件的门店老板看到灯笼后当即就让亲戚介绍过来顺德看货,一下子定了几百个灯笼回去,漂洋过海,却只用了两三天就卖完了。


“千百年来,灯笼,始终是民族艺术与精神造诣的重要载体。”何姨表示,当他们用双手把自然赠予拆散、聚合,就是一种传承。七十古稀,年纪大了,潘叔何姨一天最多只能做三四个灯笼,但他们,依然在坚持研究最新款式心形灯笼……


策划、采编:李小妮

视频:蔡任

配音:钟修程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