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祠堂|它豪华肃穆,是古建精华,是同姓聚落中心

宗祠是凝聚汉民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顺德对于祠堂文化的关注十分重视。顺德兴建祠堂,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大小宗祠遍布城乡,为数逾万,构筑宏丽,素有“顺德祠堂南海庙”之誉。


别看它静静伫立着,随岁月流走,它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的光辉时代与沧海桑田,古祠堂是华美的“家族历史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洞悉历史、穿越过去,一砖一瓦一柱都写下了生活的真谛和历史的故事......那么关于顺德祠堂,你了解多少?小编将分期跟大家聊聊顺德祠堂!


顺德祠堂的地位


“顺德祠堂南海庙”,这句话在岭南名闻遐迩、家喻户晓。历史上顺德祠堂数量庞大,鼎盛时达万间,且凝聚了珠三角殿堂建筑的精华。豪华肃穆的祠堂,是同姓聚落中的标志性建筑,族人活动的中心。


接下来通过了解这几个有代表性的顺德祠堂,感受一下祠堂不凡的地位吧!


系出名门,均安仓门梅庄欧阳公祠


1.jpg


梅庄欧阳公祠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砖雕、木雕、石雕、灰塑精彩纷呈。以孝传家,封檐板的“二十四孝全图”精彩绝伦,大门石匾及大厅“绍德堂”木匾皆为清代大书法家李文田亲笔所书。而这位李文田,是仓门欧阳氏引以为傲的外孙。


聚落中心,北滘碧江泰兴大街祠堂群


2.jpg


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1452)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因而在碧江村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等古建筑。


泰兴大街正是一条近300米长的历史长廊,五间祠、澄碧苏公祠、丛兰苏公祠、逸云苏公祠和何求苏公祠等五所明清祠堂和错落的古民居坐落,恰似一条用祠堂串起来的珠链。


现存最早、规模最宏大,杏坛逢简刘氏大宗祠


3.jpg


杏坛逢简刘氏大宗祠是顺德现存最早的祠堂之一,它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扩建于明天启年间,初为“影堂”,后改名为“追远堂”, 是目前珠三角地区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明代祠堂之一。         


来源:顺德博物馆

编辑:李晓华


扫码下载

知识产权及侵权行为声明:

未经顺德+APP应用平台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顺德+APP应用平台所属服务器上做镜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顺德+APP应用平台相关内容。违反上述声明者,顺德+APP应用平台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若发现顺德+APP应用平台有内容侵权行为,请联系平台进行删除处理。

关联报道